《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報孫會宗書》簡析
楊惲著。見《漢書·楊惲傳》,收于《文選》。楊惲在漢宣帝時因功為平通侯,任職至諸吏光祿勛,廉潔無私,頗有政績;然自矜其能,且好發人陰私,太仆戴長樂因告其“誹謗當世,無人臣禮”。戴所舉諸事,已難辨真偽,但其中亦可見楊惲直言之忠節。后楊惲因此被黜免為庶人,在家居時,內懷不滿,治產業,以財自娛。其友孫會宗與書勸戒,說“大臣廢退,當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治產業,通賓客,有稱譽”。此書是對孫書的回復。信中主要是發泄作者對朝廷處置之不滿,和對于孫書之意的駁斥:朝廷對別人橫加于己之誣陷,竟聽信而治辦,繼而黜免,何其不公!自己所以治產業,是為了供賦斂;田作之后歌酒自樂,乃人情之常,圣人弗禁,豈能長為惶懼可憐之態!自己所為,本無可指責,所以蒙眾毀,實因本人地卑身微,與世道衰敗之故,令人不寒而栗!信中寫酒后所歌之詩,暗寓朝廷荒亂,朝臣皆諛,使忠貞見棄;譏刺孫氏的指責,乃是隨風而靡,是染上了貪鄙之習。文中全為牢騷怨憤之言,盛氣凌人,故宣帝“見而惡之”,以“大逆無道”之罪名將楊惲處以腰斬。文筆恣肆,嬉笑怒罵,酣暢淋漓,是一篇久為傳誦的書信。
上一篇:《散文·兩漢·報任安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拿來主義》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