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召父治南陽
【出典】 《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也。……舉高第,遷上蔡長。其治視民如子,所居見稱述。……遷南陽太守,其治如上蔡。信臣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民得其利,畜積有余。……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于儉約。府縣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為事,輒斥罷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視好惡。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表止。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曰召父。荊州刺史奏信臣為百姓興利,郡以殷富,賜黃金四十斤,遷河南太守,治行常為第一,復數增秩賜金。……元始四年,詔書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應詔書。歲時郡二千石率官屬行禮,奉祠信臣家,而南陽亦為立祠。”
【釋義】 西漢召信臣任南陽太守為民興利,受到百姓愛戴,被稱為召父。死后,南陽為他立祠。后世常用此典頌美州郡長官有治績。
【例句】 當年召父治南陽,千室頌慈祥。(洪適《朝中措·曾守生日》1376)這里以召信臣比擬曾太守,稱頌他治郡有善政,得民心。
上一篇:典故《召杜肩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庾侯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