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筆勾了
【出典】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參政范文正公》:“公為參政,與韓、富二樞并命,銳意天下之事,患諸路監司不才,更用杜杞、張昷之輩。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以次更易。富公素以文事公,謂公曰:‘六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矣。’公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遂悉罷之。”(原注引自《遺事》)
【釋義】 一筆勾了,原指在花名冊上將名字用筆勾掉,意謂撤銷職務。后也用以比喻被消滅或被淘汰。
【例句】 屈指向來夸毗子,被西風、一筆都勾了。(劉克莊《賀新郎·居厚、艮翁皆和,余亦繼作》2631)這里用“一筆都勾了”表示被歷史淘汰。
上一篇:典故《一百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簞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