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拙者
【出典】 《文選》卷一六晉·潘安仁(岳)《閑居賦序》:“雖通塞有途,抑亦拙者之效也。”參見“巧宦”條。
【釋義】 潘岳在《閑居賦序》中感慨漢代司馬安巧于宦,曾四至九卿,而自己八次改官,才提升一級,這是自己拙于為官的結果。后世多以此典詠仕途崎嶇。
【例句】 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辛棄疾《水龍吟·別傅倅先之,時傅有召命》1896)這里的“拙者”指自己拙于為官。意為自己性格剛直,屢次失官。
宋詞典故·拙者
【出典】 《文選》卷一六晉·潘安仁(岳)《閑居賦序》:“雖通塞有途,抑亦拙者之效也。”參見“巧宦”條。
【釋義】 潘岳在《閑居賦序》中感慨漢代司馬安巧于宦,曾四至九卿,而自己八次改官,才提升一級,這是自己拙于為官的結果。后世多以此典詠仕途崎嶇。
【例句】 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辛棄疾《水龍吟·別傅倅先之,時傅有召命》1896)這里的“拙者”指自己拙于為官。意為自己性格剛直,屢次失官。
上一篇:典故《莊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斫卻桂更光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