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學的孩子都十分喜愛外出郊游,這是他們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求知欲的體現。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是發展孩子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徑,也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家長應抓住這一時機,引導與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①家長既要充當孩子的游友,又要成為孩子安全的保護人。如果是家人出去郊游,應注意父母作為孩子的游友,應有與孩子平等的地位,不要由著大人的性子隨便中斷孩子的游玩或干涉孩子的游玩興趣,應盡量讓孩子從郊游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如果是學校組織郊游時,應指導孩子遵守班集體的要求,加強組織紀律性,郊游時應對孩子的游玩作出安全性的指導,充分估計游玩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時,孩子的衣著要從鮮艷,易于識別的角度去考慮,食品應從衛生、清潔的角度作安排,帶上必要的藥品和物品。②在郊游中,讓孩子受到一定的教育。游玩前,父母可與孩子一起討論設計郊游的內容、路線,提出郊游中的規則和注意事項,讓孩子在郊游前不知不覺地學習和理解從事某一活動的權利和責任。在郊游中,孩子常會對所看到的各種現象景觀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應耐心、通俗、科學地給以解答,如能讓孩子帶著一些問題或任務去游玩,還可從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③重視效游中消費教育。外出郊游總免不了花費一些,如準備帶一些面包、水果等。家長應遵重中學生的正常需求,應幫助孩子對“如何消費”,“如何消費最經濟”做出科學的指導,可以鼓勵孩子在郊游前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籌集一定的郊游經費,并幫助孩子在郊游時注重經費的合理計劃和使用,從而培養兒童科學的消費意識和現代消費觀念。
上一篇: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與調節
下一篇:丹佛發展篩選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