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異國秋思
《異國秋思》:自從我們搬到郊外以來,天氣漸漸清涼了。那短籬邊牽延著的毛豆葉子,已露出枯黃的顏色來,白色的小野菊,一叢叢由草堆里鉆出頭來,還有小朵的黃花在涼勁的秋風中抖顫,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們的秋思,況且身在異國呢! 低聲吟著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①之句,這個小小的靈宮②,是彌漫了悵惘的情緒。
書房里格外顯得清寂,那窗外蔚藍如碧海似的青天,和淡金色的陽光。還有挾著桂花香的陣風,都含了極強烈的,挑撥人類心弦的力量,在這種刺激之下,我們不能繼續那死板的讀書工作了,在那一天午飯后,波便提議到附近吉祥寺去看秋景,三點多鐘我們乘了市外電車前去,——這路程太近了,我們的身體剛剛坐穩便到了。走出長甬道的車站,繞過火車軌道,就看見一座高聳的木牌坊,在橫額上有幾個漢字寫著“井之頭恩賜公園”。我們走進牌坊,便見馬路兩旁樹木蔥蘢,綠陰匝③地,一種幽妙的意趣,縈繚腦際,我們怔怔④地站在樹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在那枝柯掩映中,一道金黃色的柔光正蕩漾著。使我想象到一個披著金綠柔發的仙女,正赤著足,踏著白云,從這里經過的情景。再向西方看,一抹彩霞,正橫在那迭翠的峰巒上,如黑點的飛鴉,穿林翩翻,我一縷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派,我要吩咐征鴻把它帶回故國吧! 無奈它是那樣不著跡的去了。
我們徘徊在這濃綠深翠的帷幔下,竟忘記前進了。一個身穿和服的中年男人,腳上穿著木屐,“提塔提塔”的來了。他向我們打量著,我們為避免他的覷⑤視,只好加快腳步走向前去。經過這一帶森林。前面有一條鵝卵石堆成的斜坡路,兩旁種著整齊的冬青樹,只有肩膀高,一陣陣的青草香,從微風里蕩過來,我們慢步的走著,陡覺神氣清爽,一塵不染。下了斜坡,面前立著一所小巧的東洋式的茶館,里面設了幾張小矮幾和坐褥,兩旁列著柜臺,紅的蜜桔,青的蘋果,五色的雜糖,錯雜地羅列著。
“呀! 好眼熟的地方!” 我不禁失聲地喊了出來。于是潛藏在心底的印象,陡然一幕幕地重映出來,唉! 我的心有些抖顫了,我是被一種感懷已往的情緒所激動,我的雙眼怔住,胸膈間充塞著悲涼,心弦凄緊地搏動著。自然是回憶到那些曾被流年蹂躪過的往事:
“唉! 往事,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我悄悄地獨自嘆息著。但是我目前仍然有一副逼真的圖畫在現出來……
一群驕傲于幸福的少女們,她們孕育著玫瑰色的希望,當她們將由學校畢業的那一年,曾隨了她們德高望重的教師,帶著歡樂的心情,渡過日本海來訪蓬萊的名勝。在她們登岸的時候,正是暮春三月櫻花亂飛的天氣。那些綴錦點翠的花樹,都是使她們樂游忘倦。她們從天色才黎明,便由東京的旅舍出發,先到上野公園看過櫻花的殘裝后; 又換車到井之頭公園來。這時疲倦襲擊著她們,非立刻找個地點休息不可。最后她們發現了這個位置清幽的茶館; 便立刻決定進去吃些東西。大家團團圍著矮凳坐下,點了兩壺龍井茶,和一些奇甜的東洋點心,她們吃著喝著,高聲談笑著,她們真像是才出谷的雛鶯;只覺眼前的東西,件件新鮮,處處都富有生趣。當然她們是被摟在幸福之神的懷抱里了。青春的愛嬌,活潑快樂的心情,她們是多么可艷羨的人生呢!
但是流年把一切都毀壞了! 誰能相信今天在這里低徊追懷往事的我,也正是當年幸福者之一呢! 哦!流年,殘刻的流年呵!它帶走了人間的愛嬌,它蹂躪英雄的壯志,使我站在這似曾相識的樹下,只有咽淚,我有什么方法,使年光倒流呢!
唉! 這僅僅是九年后的今天。呀,這短短的九年中,我走的是崎嶇的世路,我攀緣過陡削的崖壁,我由死的絕谷里逃命,使我嘗著忍受由心頭淌血的痛苦,命運要我喝干自己的血汁,如同喝玫瑰酒一般……
唉! 這一切的刺心回憶,我忍不住流下辛酸的淚滴,連忙離開這容易激動感情的地方吧! 我們便向前面野草漫徑的小路上走去,忽然聽見一陣悲惻的唏噓聲,我仿佛看見張著灰色翅翼的秋神,正躲在那厚密枝葉背后。立時那些枝葉都“悉悉索索”地顫抖起來。草底下的秋蟲,發出連續的唧唧聲,我的心感到一陣陣的凄冷;不敢向前去,找到路旁一張長木凳坐下。我用滯呆的眼光,向那一片陰陰森森的叢林里睜視,當微風分開枝柯時,我望見那小河里潺湲碧水了。水上縐起一層波紋,一只小劃子,從波紋上溜過。兩個少女搖著槳,低聲唱著歌兒。我看到這里,又無端感觸起來,覺得喉頭梗塞,不知不覺嘆道:
“故國不堪回首”⑥,同時那北海的紅漪清波浮現眼前,那些手攜情侶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正搖著畫槳,指點著眼前清麗秋景,低語款款吧! 況且又是菊茂蟹肥時候,料想長安市上,車水馬龍,正不少歡樂的宴聚,這飄泊異國,秋思凄涼的我們當然是無人想起的。不過,我們卻深深地眷懷著祖國,渴望得些好消息呢! 況且我們又是神經過敏的,揣想到樹葉凋落的北平,凄風吹著,冷雨灑著的這些窮苦的同胞,也許正向茫茫的蒼天悲訴呢!唉,破碎紊亂的祖國呵! 北海的風光不能粉飾你的寒傖! 今雨軒的燈紅酒綠,不能安慰憂患的人生,深深眷念祖國的我們,這一顆因熱望而顫抖的心,最后是被秋風吹冷了。
(選自《東京小品》,北新書局1937年版)
【賞析】
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中說:“現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現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了”。廬隱的散文即如此,她的《異國秋思》就是一曲抒寫心靈的絕唱?!懂悋锼肌肥菑]隱實情的自然流露,可以說文章幾乎沒有虛構之處,完完全全是抒寫作者自身的經歷和真摯的感情。這篇1700字的文章,是作者用自己的靈魂,滲透著血和淚寫成的。作者運用了象征、比喻、對比等的藝術手法,寓意深刻,文筆精練。
整篇文章是圍繞著日本的“井之頭恩賜公園”展開的。恩賜公園是作者心中的一塊圣地,也是她歡樂和痛苦的見證。文章開始,就記述了她和丈夫波(即李唯建)在井之頭恩賜公園里的一次秋游,把讀者帶進一種秋景、秋情、秋思的氛圍。“走進牌坊,便見馬路兩旁樹木蔥蘢,綠陰匝地,一種幽妙的意趣,縈繚腦際,我們怔怔地站在樹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隨即,作者懷著激動的心情,抒寫著內心的感受: 她想托那穿林翩翩的飛鴉,將她的愁心帶回日夜不能忘懷的祖國。在抒發鄉魂旅思、窮困客愁之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呀! 好眼熟的地方!” 一句過渡到下文。作者通過眼前的景物,回憶起過去的一段往事。1922年,作者曾自籌資金隨女師大的師生一起東渡日本來過井之頭恩賜公園,舊地重游,觸景生情,往事真是不堪回首。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出兩次游玩恩賜公園的不同,大大加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也加重了文章的悲劇性色彩。九年后的今天,作者悲嘆自己“走的是崎嶇的世路”,刺心的回憶,使她禁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淚。廬隱曾說:“我無所作則已,有所作,必皆凄苦哀涼之音”。“我簡直成了悲哀的嘆美者?!?《廬隱自傳》)作為一名女作家,她有著曲折、坎坷的經歷和令人同情的際遇。從記事起,她便失去雙親之愛,長成后又獨行千里,寄居異鄉,真如“秋風里的一片落葉”飄來蕩去,倍受世態炎涼之苦?!懂悋锼肌房梢哉f筆筆含情,處處洋溢著一種濃郁的詩情。哀怨、憂郁的情調,便是作品的主旋律。真可謂“沉沉恨,重重愁,未語淚先流”,字字都有淚漬。廬隱不止是為自己哭,她同是也是“為不幸的中國哭”,因為她的痛苦的根子是“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蘇聯人民的文學<上>》)
“故國不堪回首”,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筆鋒一轉,感情直線上升,內心的悲憤噴溢而出。作者不僅眷戀北海的畫槳清波,更深切地揣想到樹葉凋落,凄風冷雨中的窮苦同胞的苦難。作者渴望著得到來自破碎、紊亂的祖國的好消息。一片憂國憂民之心,凝聚筆端。眷戀祖國的思鄉情,自然地融合于眼前秋景的抒發之中,使讀者透過這異國深秋之景的描寫,看到作者那顆海外赤子的愛國之心。
廬隱并不以寫景著稱,但她善于憑借對周圍環境的細致描繪,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懂悋锼肌返拈_頭就是一片濃烈的秋意。短籬邊枯黃的豆葉,草叢中鉆出頭來的白菊,秋風中抖顫的黃花。秋風蕭瑟,草木搖落,使周圍彌漫了一層悵惘的情緒。作者聽到秋聲聯想到自己身世浮沉,看到草木凋零勾起自己的秋思,感時傷懷,愁苦便油然而生?!昂熅砦黠L,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詞句,生動、逼真地刻劃出她的哀愁、消瘦之形象。巧妙的環境烘托、比喻的藝術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這篇文章具有內在的韻律和節奏感。全文運用了不少驚嘆號和省略號,直抒胸臆,大大加強了文章悲愴的情調,使作者內在的情感起伏,得到了逼真、傳神的反映。讀這篇文章,似乎作者在向你哭訴,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扣人心弦。貫穿始終的低沉、哀怨、悲憤之感,是同廬隱的整個創作風格一致的,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布局的精細、細節描寫的委婉生動細致,又充分體現了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與感情的細膩?!懂悋锼肌反_實是現代散文史上的一篇精美之作。
(沈其茜)
上一篇:現代散文欣賞·幽默的叫賣聲
下一篇:現代散文欣賞·往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