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九日,我獨自由科倫坡乘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的班機去雅加達。目的是在那里等候由國內出發的中國作家代表團。作為該團的成員,訪問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我是第一次去印尼的。對這個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間的偉大的國家,夢游很久。早在三十年代,那時我還不到二十歲,卻有幸認識了一個由爪哇歸國的朋友。他年齡比我大,懂得的事情多,歡喜講這說那的,又講得好。從他那里聽到了很多關于荷蘭殖民主義者在印尼進行血腥統治和印尼人民英勇反抗的故事,以及印尼美麗動人的自然風貌,他十分熱愛這個撫育了他的熱帶土地。一談起爪哇,他就神采飛揚,眼睛里閃出光芒。如果打了一搪瓷杯的黃酒,再加上一包花生米,那他就談得更起勁,可以絮絮不休地一直從夜里講到天明。我們替他取了一個外號“南洋王”。在一個初春的寒夜里,南洋王失蹤了。從此我就再也沒有見到他。少了他,我們頓時寂寞了起來。但他的故事,卻深深地埋在我們的心里。當時我住在上海的租界里,對殖民主義的罪惡,是有切齒之恨的。因此很自然地對一切在殖民主義統治下的人民,就產生了兄弟一樣的感情。又因當時我沒有到過熱帶,對于熱帶的許多自然現象和奇風異俗,感到十分的神奇。因此印尼在我的記憶里,很早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歐洲的大風雪,班機誤點,應該在錫蘭時間下午四時到達科倫坡的,卻延誤到夜間十時半。因此失去了在天空中一覽赤道落日的美麗景色的機會。
夜間印度洋的上空除了星星外,什么也看不見。機上多半是歐洲到澳洲的乘客,由于長途飛行的疲乏,現在都入睡了。我這時卻一直在想著三十多年前南洋王講的那許多故事,加上這些年來,我比較關心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事情,所以這個向往多年而我馬上就要到達的印度尼西亞,對我一點也不陌生,好像是去看一個分別多年的老朋友一樣。當我一坐在椅子上,就不斷地出現了它的音容笑貌……
真有意思啊!國境跨過赤道,一部分在北半球,一部分在南半球。一年四季白天都是熱的,溫差只有一度到兩度;而夜間,有的地方竟比白天要差別六度到七度。因此有人說赤道上的冬季是在夜間呢。
想到印尼的著名風景區茂物,那就更有意思了。它是在爪哇中部的高原地帶。一年中有三百多次雷雨,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一響起雷,群山萬壑,相互呼應,它所引起的意境,就好像一個起義領袖,登高一呼,應者云集,千軍吶喊,萬馬奔馳。這是多么雄壯的場景。
還有,那就是火山了。印度尼西亞,三千多個島嶼,多半屬于火山山脈的?,F在還有幾個活火山,正在日夜的噴火呢。我曾在日本看過三原山的噴火。白天看過去,山頂上吐出滾滾的濃煙。夜間一看,則是火光燭天。這時候就會想起地球像是一個碩大無比的煉鋼爐,火山口就是大煙囪。不知道多少兆億噸的火漿,從這些火山口噴出它的火焰。這真和亞、非、拉被壓迫人民要求解放的氣勢一樣,轟轟烈烈。真是氣吞河海,地動山搖!
我還從一本關于昆蟲的書上看到:世界上除了拉丁美洲的巴西盛產美麗的蝴蝶外,那就要算印度尼西亞了。多美啊,在湛藍的海水邊,高標多致的椰林下面,無際的綠油油的平疇上,到處是彩蝶紛飛……
飛機開始有些下降了。從窗口向下望去,地下是一片五彩繽紛的燈光。我們到達了東南亞半島的最尖端上的一個城市——新加坡。飛機要在這里停四十五分鐘。
我隨著大家,走出機艙。這里正落著熱帶的陣雨。一輛交通車把下來的乘客,送到機場休息室。為了吸收外匯,休息室中有一家專賣半導體收音機和照相機的無稅商店。很多歐洲人爭先恐后地在這里搶著買便宜貨。
飛機繼續起航了?,F在我們已經離開了印度洋,來到太平洋的南海上空。這一帶地理學家叫做亞洲到澳洲的跳板,據說太古時期亞洲和澳洲陸地是相聯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太平洋和印度洋在這兒匯合了。當時的高山,現在卻成為這里的一萬多個出產豐富、風景如畫的島嶼。
周秦以后,我們把這一帶叫做南洋。幾千年來和我們祖國有著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系。過去我們的祖先到南洋群島,多半是經由越南、老撾、泰國、馬來亞這條陸路的,到了新加坡之后,才換乘海船?,F在我們就是沿著他們古航道的上空飛行。
遠在三四百年前,我國杰出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著龐大的船隊,在爪哇中部的一個港口著陸。后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個港口叫做三寶垅。后來還修了廟宇叫“三寶宮”。據說到現在還是香火很盛的??梢娭袊陀∧醿蓢嗣竦挠颜x是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的。
我在睡意蒙眬的時候,窗簾的縫隙中瀉進了一線朝暾。一看表,才四點多。心想怎么這么早就天亮了。急忙的把窗簾拉開,原來我們已在印度尼西亞的上空了。錫蘭和印度尼西亞,有兩個小時的時差。按照印尼時間,現在已六點多了。飛機飛得很低,正好鳥瞰千島之國的風貌。
我怎樣才說得清楚這最初的一瞬呢。多得無法計算的大的、小的島嶼,有的幾乎聯在一起,有的距離稍遠一點。因此有的島嶼之間,海就像一條小河。有的地方,海又像一泓湖水。所有的島嶼都是蒼翠蔥蘢。而海水有的是湛藍的,有的在太陽下面像一面反光極強的鏡子,什么顏色也看不見。
這時,我的心情興奮極了,夜航的倦意立刻消散了。因為我馬上就要在這向往多年、神交已久的美麗的國土著陸,就要看到趕走了荷蘭殖民主義者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取得獨立的印尼的英雄的人民了。
是的,這些年來,印尼人民反帝的呼聲,就如茂物的雷鳴一樣,是響徹云霄的。他們在反帝斗爭中顯示出的力量,也就像麥加比大火山的噴火,使帝國主義者,在它面前顫抖。他們是通過斗爭取得獨立,用斗爭來保障人民的和平生活的。
我們常聽說,雷雨的季節,植物生長得特別茂盛。這句話說得很對。你看,這個多雷雨的赤道國家,到處是綠油油的樹木,芬芳的花朵,美麗的蝴蝶紛飛……
賞析這是一篇訪問隨筆。作者筆意縱橫,在文章中寫到了30多年前“南海王”所講到的有關印尼的故事,寫到了日本的火山,寫到了巴西的蝴蝶,寫到了中國和印尼幾千年來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甚至還寫到了新加坡機場休息室售貨的情形。
但是,我們從題目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所寫的內容當中,重點卻是寫的印尼所具有的“雷鳴”、“噴火”、“蝶紛飛”三種奇異風光。而文章在結構上卻采用了“引線穿珠”的形式。
這篇隨筆的線索,就是作者從科倫坡乘機出發,到印尼雅加達進行訪問的整個行蹤,作者在途中的所思、所見、所感都是緊緊圍繞這條線索展開的。有些所寫的內容屬于必要的交待就略寫。有些所寫的內容屬于文章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就詳寫,比如印尼特有的“雷鳴”、“噴火”、“蝶紛飛”以及印尼與中國的傳統友誼這些內容,作者不惜神筆彩繪和精心敘述,因為這些內容是“線”上的“珠”,關系到文章主旨的表達。
作者寫印尼茂物的“雷鳴”,說“一響起雷,群山萬壑,相互呼應,它所引起的意境,就好像一個起義領袖,登高一呼,應者云集,千軍吶喊,萬馬奔馳?!边@是何等的令人驚心動魄呀!這雷鳴正象征著印尼人民反帝的呼聲。作者寫印尼火山的“噴火”,更是寫的氣吞河海、地動山搖。這噴火象征著印尼人民反帝斗爭顯示出的巨大力量和爭取獨立的決心。作者寫印尼的“蝶紛飛”,說“到處是綠油油的樹木,芬芳的花朵,美麗的蝴蝶紛飛……”,這正是印尼人民斗爭勝利美好前景的象征。作者寫中印兩國的傳統友誼,細致地寫到了“三寶宮”很盛的香火。這些“珠”正寄寓著作者對印尼人民反帝斗爭的歌頌,對中國人民和印尼人民傳統友誼的贊揚。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寫印尼特有的“雷鳴”、“噴火”、“蝶紛飛”這些獨特風光,并不是實寫,而是坐在飛機上根據30年前“南海王”所講而想象的,這就更賦予這些風光以神奇的色彩,增強文章的誘人力量。另外,這篇隨筆在寫法上還注意到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結合,注意到了比喻的妙用,這都為這篇文章增添了光彩!
上一篇:《機汲記》原文|賞析
下一篇:《談時間》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