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其
科學小品的寫作,是為了普及科學知識;是為了鼓舞青少年們向科學進軍。寫得成功的時候,不但小孩子看得懂;連大人也很高興念。
在為共產主義、為人類的自由和幸福、為和平而斗爭的事業中,科學和文學一樣,都是有力的武器。
把科學和文藝結合起來,就能使這種武器變得更加鋒利,這就是寫作科學小品的方針。
科學的原料要放在藝術的熔爐里冶煉,才能寫出好的科學小品來。
好的科學小品,正如伊林所說:“就像是米丘林用‘傳導者方法’培養出來的果樹;它從文學中汲取了文藝性,從科學中獲得了科學性。”(見伊林:科學故事、蘇聯兒童文學論文集、第一集三六二頁)。
高爾基是第一個給文藝性的科學作品以應有重視的人,他號召科學工作者走進文學里去;號召文學工作者走進科學里去。他為兒童文藝性科學作品的創作擬訂了巨大的計劃,這種計劃,包括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整個領域;這種計劃是以人怎樣變成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人為主題的。
伊林的作品,就是遵循著高爾基所指引的道路前進而取得光輝成就的。
在我國,科學小品也有20年的歷史了。
我想起在抗戰以前的上海,那時候在陳望道同志所主編的“太白半月刊”上,顧均正、賈祖璋、克士(周建人的筆名)等人,首先用文學的筆調來寫關于自然現象的科學短文,這是科學小品的第一炮。
接著我也在“讀書生活半月刊”、“通俗文化半月刊”等雜志上響應起來。寫成“我們的抗敵英雄”等多篇的科學小品,當時我的作品大半都是以抗戰救亡為主題的。
在寫作科學小品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下面的事實:寫作科學小品,作者必須有鮮明的政治目的,他先得問一下自己,是不是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觀察研究問題的;是不是和封建保守思想、資產階級錯誤觀點以及一切偏見和成見進行了斗爭;是不是拿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和培養下一代,并且在他們的心靈中燃起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感情和偉大理想。如果是這樣作的話,就能提高作品的思想性。
寫作科學小品,必須有豐富的科學內容,這些內容又必須以正確的科學理論和實驗為根據,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作者必須深入研究科學事實,搜集最新的科學材料,在必要的時候,還要到現場去親身觀察和體驗。他要研究這一門科學和那一門科學之間的聯系,要把各種知識綜合起來研究,并且要把它們和日常生活與生產實際結合起來。他要用正確的歷史觀點來看一切現象的發生和一切事物的發展。這樣,就可以幫助讀者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科學知識。
寫作科學小品,作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科學也是生活的一面。不能否認,有充實的科學知識而沒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人,也可能寫出科學小品來,不過在他的作品里,往往會把科學和生活隔開來談,使作品變成死氣沉沉的東西。
科學和生活是分不開的。它是為生活服務的,科學的真理就是生活的真理。只有資產階級的學者,才把科學孤獨的關在實驗室里,使科學遠離了人民,使科學和生活脫節。這樣的科學終于被戰爭販子所利用,而造成悲慘與恐怖。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里,科學已經一天比一天更多地滲透到人民的生活里去。在工業、在農業、在醫學、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散布著科學的哨兵,科學和生活的接觸是更加頻繁了;尤其是在人類已經走進了原子能時代的今天。所以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生活,才能更深刻地說明科學,正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科學,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生活。
寫作科學小品,作者需要有文學修養。
科學小品的作者,也必須是語言的藝術家。他必須學會運用人民群眾的語言,通過生動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來描寫科學的真實情況,用或多或少的文藝形式來表現科學。但他的作品,必須是富有想象力和幻想能力的。伊林說的對:“要使作品帶有文藝性,這個作品不但應該作用于理智,而且還要作用于感情。這樣的作品要是沒有想象力和沒有濃厚的情感是寫不出來的。”(見伊林:談談科學一九五二年十月號科學大眾)這樣,作者就需要深入了解勞動人民和青少年們的心理特點和思想感情。
此外,所有用詞造句,都要簡單明了,深入淺出,要寫得輕松愉快,生動活潑,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給他們以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們還要記住伊林的話:“只會用修飾文體的方法來創作文藝性的科學作品,那是不夠的,必須會用藝術家的眼光去看世界。”
“每一部敘述自然科學成功的著作,不是把過去的重復一遍,而是對于認識世界的一個新貢獻。”(伊林:談談科學一九五二年九月號科學大眾)
我們國家現在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在建設祖國和改造大自然的偉大斗爭中,我們處處都需要科學的幫助,全體勞動人民都需要拿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怎樣才能使他們覺得科學是可親而不是可畏呢?這就是文藝性的科學小品的功績。
這幾年來,在文藝性科學作品的創作園地里,雖然不斷地有新的作品出現,但是它們的產生還遠遠落后于群眾的要求,讀者對于作者的期望是非常殷切的。
在這當兒,經常有一些青年科學工作者和教師寫信給我,他們都愿意拿起筆來,從事于科學小品的創作,這是非常可喜的消息。
對于這些未來的文藝性科學讀物的作家們,我除了提供一些自己的體會之外,還應當向你們提出:“只要你們敢于大膽地創造,不斷地努力,把科學和文藝結合起來,就能創作出成功的科學小品來,為勞動人民和青少年讀者,作出新的貢獻。”
高舉起科學和文藝合作的旗幟前進吧!
(1955年《文藝學習》第6期)
注釋本文認為“科學的原料要放在藝術的熔爐里冶煉,才能寫出好的科學小品來”,同時,科學小品創作還要具備“鮮明的政治目的”、“豐富的科學內容”、“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文學修養”。
上一篇:《纏足和理學》原文|賞析
下一篇:《論小品文筆調》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