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典史傳》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邵長蘅作。典史,知縣屬下的小官。明制:縣設知縣一人,縣丞一人,主薄一人。其下屬典史一人,掌握文書出納。如無縣丞或無主薄,則由典史統管丞、薄的職務。近人王文濡《清文評注讀本》說:“忠肝義膽,流溢行間,如摹韓文書張中丞傳后而為之,正復不讓前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選》說:“明朝末年,清兵入關,許多高官為保全身家性命而屈膝投降。閻典史是縣屬的小官,卻組織軍民,據守一縣,與清軍血戰近三個月,殺傷敵軍七八萬,最后壯烈犧牲,正是其人可敬,其事可傳。作者邵長蘅在清朝統治下,能夠為抗敵的民族英雄立傳,既歌頌了閻典史的崇高氣節,又斥責了敵人的強暴,可謂愛憎分明。”今人陳曉芬說:“這是一曲英雄的頌歌,這也是一幅悲壯的畫卷。作品沒有以靜止的形態表現人物,而是著意場景的再現,在動人心魄的歷史背景中,在雄偉壯闊的歷史舞臺上使英雄縱身馳騁而倍顯英姿。文中對閻應元一般情況的介紹僅以極省儉的筆墨略略提過,卻抓住兩個歷史片斷(抗擊江盜、抗擊清兵),以事件的始末為文章的結構線索,隨著矛盾的發展展示人物的蹤跡,使作品具有高度的時間性和空間感,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了立體的表現。”(《古文鑒賞大辭典》)此文詳細敘述了江陰縣典史閻應元抗擊江盜和領導江陰人民堅決抵抗清兵,保衛江陰縣城的故事,充分表現了閻應元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英雄氣概。寫閻典史的卓異,多用具體事例,顯得真實、生動。情節曲折,層波迭浪;采用對比和襯托手法,將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結合起來,在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讀罷全文,閻應元敏于應急,慮事周密、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形象如聳目前,回腸蕩氣,感人至深。
上一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雄雉》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