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征農
關于小品文的問題,向我們提出來問的,已經不止姜瀟君一個人。今年是小品文年,充斥于市場的,滿是小品文的刊物,那么,“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的價值在哪里?”自然非弄明白不可了。
什么是小品文呢?早些年,有人以為這是國貨,即等于我們的“賦”,這種話,自然是國粹家們拿別人的屁股來當自己的臉皮的一種自高身價的勾當,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說了。但就目前流行的小品文而論,又千篇一律的是發感慨,開玩笑以及把“屠夫的兇殘付之一笑”的短文,好像小品文只是文人雅士賣弄風情的玩意兒。其實,這還是委屈了小品文,小品文并不是指這類的東西。
小品文在別的國家,是指的一種速寫(sketch),在形式上,是較短小峭拔的,內容上,只是客觀地對于各種社會相的攝取。游記、隨筆、印象記便是屬于這類的文字。
因為社會的動亂,使一般人迫于生活,沒有余閑去欣賞那些長篇大著,于是小品文便漸漸在世界文壇上抬起頭來,小品文的領域也因之擴大?,F在的小品文幾乎擴大到文化的各部門:墻頭小說,報告文學,固然不外是速寫的另一種形式,而所謂時事小品,科學小品,卻不能不說是全新的東西。
另外,小品文的被注重,也可以說是提高大眾文化的一種實際要求。因為小品文是“靠著藝術的手腕,描寫實生活中間真正發生過的事”,它的特點是最能把時刻在變動著的社會生活表現在大眾的面前。因為它是實用的,所以能引起大眾的注意,因為它是藝術的,所以能提高大眾的興趣。無論是科學小品,或時事小品甚至是一種速寫,離開了現實,固不能成立,倘缺乏藝術手腕,也不能算是一篇好小品文?!靶∑肺氖菆蟾嫖膶W和純文學中間的匯合處”,在藝術的觀點上,小品文決不是降低藝術價值去迎合大眾,而是進一步提高藝術價值,誘致大眾對于生活的各方面去深切理解。小品文是最大眾化的。
這樣說,好像小品文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寫作的了,也不是的。小品文,一方面是文藝另一樣式的發展;一方面卻是青年作家提高文學修養的手段。小品文的取材和形式均比較是自由的,我們看到任何一種事件發生,便可以提起筆來照實寫,既無須使故事展開,也無須特別注意結構,因為它是片段的,而且常用的第一人稱,用第一人稱無疑的是最便于發揮。作者能從這里練習處理材料,練習描寫技巧,練習布局,造句,但卻絲毫不受這一切的束縛。
我們通常見的日記體的(書信體也是的)文章,便是小品文。日記,是文體中最易學習的一種,也是學習寫作的人必須經歷的第一個階段,這是誰都明白的。前面有一篇《怎樣寫日記》,就是說明寫日記對于文學修養上的重要。它的取材是很廣泛的,它的寫法是自由的。我們從這里也可看出小品文決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
把小品文看成神秘,是目前文壇上很普遍的錯誤見解,這錯誤,是要那些文人雅士負責的。他們不注意現實社會,不注意大眾的實生活,只在文字上弄玄虛,有時風雅一下,有時“幽默”(不,是滑稽)一下,于是使小品文變成使人摸不著頭緒的戲法,于是才有所謂小品文專家產生。我們應該打破這樣的偏見。
(198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征農文藝散論集》)
注釋本文主張小品文應注意“現實社會”和“大眾的實生活”。
上一篇:《祭石曼卿文》原文|賞析
下一篇:《小品文拉雜談》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