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周南
關關 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關:鳥叫聲。雎鳩:鳥名,即魚鷹。窈窕:嫻靜的樣子。逑:配偶,匹配。荇菜:一種水生植物,葉子浮在水面,可食。服:思念。悠:思。芼:采摘。
入選理由:
中國詩歌第一篇。除了文學創作、文學理論之外,還在文化層面上對中國詩歌有著很大的影響。
詩詞賞析 說《關雎》是中國詩歌第一篇,并非說它是創作時間最早的第一篇,而是指它是排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篇。或許它的創作時間也很早,在西周初期。由于是第一,因此就特別值得重視,因為很多的“源”就應從它說起。比如這首詩究竟講的是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思想?《詩序》謂其是稱頌“后妃之德”,就是贊美周文王的夫人好品德的思想內容,大大地附會道德和政治。果真如此嗎?為什么其中又有那么深的憂傷痛苦呢?還有“荇菜”“琴瑟”“鐘鼓”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還有先是相思的無眠之苦,后來“樂”了,看來是追求淑女成功了。古來許多解讀都令人費解,于是就有單純的男女戀歌、描寫三月成婦的婚禮等不同解讀。不過無論怎樣,這首詩是描寫男女相思相愛卻毫無疑問,能下結論的恐怕只有這一點。既然是男女相思相愛的內容,它正好應了“愛情是文學永恒的主題”的理論,第一篇即如此。因為存在那么多沒有解開的疑點,它又應了漢代儒生所說的“詩無達詁”的名言,從此中國的詩歌就有了很多仁智各異的讀法,而且很難分出誰是誰非。另外,《毛傳》在“關關”兩句后說:“興也。”由此開始了中國詩歌表達中慣用的“比興”用法,“比興手法”也就成了解讀中國詩歌的一把鑰匙,從先秦一直延續到明清。
上一篇:《李 白·關山月》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杜 甫·兵車行》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