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與文學傳統(tǒng)·宋詩與文學傳統(tǒng)·山水田園詩的傳統(tǒng)
我們還應該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山水田園詩的傳統(tǒng),在宋詩中也得到了繼承與發(fā)展。
自從陶淵明大量寫作田園詩、謝靈運大量寫作山水詩以后,中國文學史上就有了經久不衰的田園詩和山水詩的傳統(tǒng)。到了唐代,經過孟浩然和王維等人的努力,山水詩和田園詩兩個傳統(tǒng)像兩條平行流淌的江水一樣匯合為一了。宋代的詩人也同樣為這條源遠流長的河流注入了新的內容,如王安石、蘇軾、陸游、楊萬里、范成大等人都寫了大量的山水詩。許多作品不僅描繪山水形象逼真,還能寫出一種新鮮、生動而又親切的感覺,如蘇軾的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晚景》)。陸游的《游山西村》《小園》等詩也寫得質樸親切,清新自然。有些詩還能寫出一瞬間的景致,如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而且,許多詩作繼承和發(fā)展了以王維為代表的“詩中有畫”的寫法,寫得栩栩如生,生意盎然。如范成大的《橫塘》詩:“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范成大的田園詩,不僅有著傳統(tǒng)田園詩中的田園牧歌式的情調,有著溫馨的農家況味和田園風光,還繼承了中唐新樂府詩人反映民生疾苦的傳統(tǒng),寫出了農民所受的剝削與苦難,如“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箋訴天公休掠剩,半償私債半輸官”(《四時田園雜興》)。霍松林先生《論白居易的田園詩》一文曾經指出,傳統(tǒng)的田園詩中只有榆柳桑麻禾苗雞犬等,而白居易還把本來就存在的 “豺狼”也寫進了田園詩里,這是對田園詩的一種貢獻①。其實白居易那些描寫農村題材的新樂府詩里沒有少寫“豺狼”,但卻少了些田園景致。到了范成大,他又把農家生活、田園風光和“豺狼”一并寫進了他的《四時田園雜興》里。這應該說是范成大,也是宋代詩人對田園詩的又一貢獻。
注釋
① 參見霍松林《論白居易的田園詩》,《陜西師大學報》1982年第3期。
上一篇:先秦兩漢文學·先秦兩漢文學思想·先秦文學思想·屈原的文學思想
下一篇:先秦兩漢文學與出土文獻·出土文獻的定義·廣義的出土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