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
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生。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辭一》。所謂“子夜四時歌”,顧名思義,自然就是用《子夜歌》的曲調詠唱一年四季;而這七十五首,正包括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本詩就收在《春歌二十首》之中。那柔柔的、盈盈的春風,那在山坡下、林蔭旁笑迎春光的蘭花,在詩中雖然都是用作比喻的虛寫,但也令我們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而更主要的,是我們從詩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春天——青春,那令人惆悵令人眷戀的迷人的青春喲!南朝樂府民歌大抵出自女子之口,是嬌態可掬的“女兒之歌”,這首詩也是如此。它是一位或一群少女在欣賞著、展示著、炫耀著自己的青春,自己的青春之美——那人生的無價之寶。她們正在翩翩起舞,前兩句就是描繪自己的舞姿:娉娉婷婷,婀婀娜娜(“阿那”即婀娜),身體輕盈,曲線優美,長袖飄拂,顯示出來的是健康,是朝氣,是縱使生活并不輕松卻也掩抑不住的青春歡樂與蓬勃生命力。這媚人的美與青春氣息不僅陶醉了觀者,甚至也陶醉了她們自己,何況室外又是與青春交相輝映融為一體的大自然的無邊春色!于是,她們便索性就地取譬:那柔婉細軟的蘭葉,多么像她們輕盈的腰肢;那在春風麗日下燦然開放的蘭花,又多么像她們一樣光彩照人!她們容光煥發,一笑百媚,正如春風一樣撩人——不,春風撩人面,美色撩人心!但詩中并無色情的成份,它體現的,是對于形體美、健康美、青春美的自豪與禮贊。在南朝樂府民歌中,有首《大子夜歌》曾經贊揚《子夜歌》優美的藝術風格:“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堪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自然。”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尤其如此:它同它的女主人公一樣,都是那么清新,那么明麗,那么婉媚,那么“清水出芙蓉”般自然美好。
上一篇:子夜四時歌·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
下一篇:子夜四時歌·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