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流水,流離山下。
念吾一身,飄然曠野。
朝發(fā)欣城,暮宿隴頭。
寒不能語,舌卷入喉。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頭即隴山,亦名隴坂、隴坻,在今陜西省隴縣西北。此處地勢(shì)極高,《三秦記》云:“其坂九回,不知高幾許,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可容百余家,清水四注下。”(《后漢書》注引)此地又迫近西北邊塞,為出征士卒經(jīng)行之地,《樂府詩集》中凡以“隴頭”、“隴上”、“隴西”為題者,皆寫征戰(zhàn)、征夫的情事。這三首詩《樂府詩集》列入“梁鼓角橫吹曲”,其三亦見載于《三秦記》,謂為“俗歌”?!度赜洝烦蓵谖簳x前,這三首詩又都是四言,當(dāng)是漢代度隴赴邊的征卒吟唱的歌謠。
一、三兩首皆由“隴頭流水”起興。許多描寫羈旅行役的詩歌多寫到流水,流水實(shí)在是奔走道途的行人常隨的伴侶。而隴頭流水的形態(tài)又很特殊,更能引起行人的注意,引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了。這隴頭水形態(tài)特殊在“流離”,即《三秦記》所說的“四注下”——四面淋漓而下。它本是由泉水溢出的,沒有固定的溝壑,沒有一定的歸向,這在別處也許是十分少見的。行人見此始而驚,繼而思,不禁悲從中來了:“念吾一身,飄然曠野?!绷魉臒o定所,不像我在曠野中飄蕩無依嗎?流水從山上流到山下、不由自主,不也像我等征人被人驅(qū)遣、身不由己?jiǎn)幔恳娏魉傲麟x”之狀,迅即而及自身,這見出征人特有的敏感,也見出其心情特別的沉痛?!对娊?jīng)》有《鴇羽》篇,寫道:“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朴粕n天,曷其有所?”余冠英先生譯道:“野雁沙沙響一陣,櫟樹叢里息不穩(wěn)。王差不得息,莊稼種不成!……老天呀老天!哪天小民得安身?”即景起興,口吻心情與本篇差不多,怪不得陳祚明說,“‘念吾’二句,情真似《國風(fēng)》”(《古詩選》)了。
第二首寫暮宿的苦況。頭兩句是:“朝發(fā)欣城,暮宿隴頭?!边@樣的句式在民歌民謠中常用以記行程、狀苦辛。《木蘭詩》即有“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之句,既表現(xiàn)“萬里赴戎機(jī)”的快速,又見出兩地差異之大,帶出下面的抒情。這兩句當(dāng)亦如此?!靶莱恰逼涞匚丛敚?dāng)是離隴頭甚遠(yuǎn)的內(nèi)地城邑,“朝發(fā)”、“暮宿”也一定是夸張征發(fā)之快,所謂“被驅(qū)不異犬與雞”也。下面即寫暮宿所感受到的隴東、隴西氣候的迥異:“寒不能語,舌卷入喉。”天氣太寒冷了,凍得舌頭都卷縮到喉嚨里去了。這真是“奇語”(沈德潛《古詩源》),從來寫嚴(yán)寒都未曾見有如此措語者。許多以隴地為題的樂府詩都寫到此地的酷寒,車《隴頭水》道“雪凍弓弦斷”,也算善于形容了,但還只寫到眼中所見,未及切膚之痛;而“寒不能語,舌卷入喉”,則是寫征人自體感覺,見出這從未經(jīng)受過的寒氣給他特殊的刺激,引起他特別的驚懼。即此一端,暮宿的況味就可想而知了。這一首純用賦筆,插入連章之中,見出行文的變化,也加強(qiáng)了前后二首抒情的效果。
第三首是寫征人暮宿隴頭聽流水而思鄉(xiāng)的情形。人們?cè)谝归g對(duì)聲響是特別敏感的,離鄉(xiāng)背井的征人常因某些音響的特殊刺激而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思親懷土之情,《木蘭詩》的“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之水鳴濺濺”、唐邊塞詩的“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就是這種情形。“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幽咽”是一種特殊音響。因隴水是淋漓四下,它的流淌自然不那么暢快,它的響聲自然就是低沉、幽咽的了。當(dāng)征人暮宿隴頭,聽著這嗚嗚的聲音,心情自然是抑郁的,甚至感到這水流就像哭泣似的,這怎能不叫他們凄然落淚、想念遠(yuǎn)別的家鄉(xiāng)呢?“遙望秦川,心肝斷絕”就是必然的反應(yīng)了。南朝不少歌詠隴頭水的樂府詩都寫到這種情況,如江總詩云:“人將蓬共轉(zhuǎn),水與啼俱咽?!边@“幽咽”就既是水聲,又是人哭了。也許是這個(gè)緣故,后世詩人就徑將隴頭水稱為“嗚咽水”、“腸斷聲”(如杜甫《前出塞》、皎然《隴頭水》)了。一、三兩首觸景生情,顯出特殊刺激下特殊情感反應(yīng),真情實(shí)景,最足動(dòng)人。
征伐、徭役隨著階級(jí)社會(huì)而產(chǎn)生、而滋蔓,因此反映人民服役的苦難、悲愴的歌謠也很早就出現(xiàn)了?!昂尾莶稽S?何日不行?何人不將(行)?經(jīng)營四方。”(《詩經(jīng)》)這沉痛的歌吟在《詩經(jīng)》、漢樂府中時(shí)時(shí)可以讀到。這篇《隴頭歌》就是這類詩篇中較著名的篇章。由于出處的不同,語句不太一樣,而由它派生的樂府詩,為數(shù)更是不少,這都說明其流傳的廣泛、影響的巨大。
上一篇:《隴上為陳安歌·無名氏》原文|賞析
下一篇:《隴頭水·車》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