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列御寇·薛譚學謳
先秦寓言小說。舊題列御寇撰。原載《列子·湯問》。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皆錄入。作品敘寫:薛譚學謳于秦青,未學完青之唱技,自謂學完,遂辭歸。秦青沒有勸阻,送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于林木,響遏行云。薛譚才認錯,并請求回到老師身邊,終身不敢言歸。寓言說明:學識技藝,是永遠沒有窮盡的;千萬不要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薛譚拜秦青為師,學唱歌,學了一陣子,就自以為已經把老師的本領皆學到手,而告別回家。這種驕傲自滿、淺學輒止的學習態度,正是一些自作聰明的學子所常患的毛病。作者勾畫薛譚之學習態度,僅用“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兩句九字,就入木三分,使薛譚自滿的情態和浮淺的學風活現出來。而刻畫秦青更為生動深刻。秦青并未用“苦勸”之法去挽留薛譚,而是以“撫節悲歌”的實際行為教育薛譚。這就體現了他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思想。“聲振林木,響遏行云”,這就顯示了秦青高超的業務水平。一個老師,既講求教育的藝術性,又有如此高超的業務水平,受教育者豈能無所感觸而不醒悟?薛譚對老師的身教深為感動,在宣布辭歸之后,又謝罪求返,雖是后覺,但終于醒悟,知錯而改,也為可貴。全文故事雖然簡短,刻畫人物形象卻見出作者功力,實是《列子》中一篇短小精警的佳作。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蔡裔隕盜》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蛇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