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虞,西晉文學理論家,著《文章流別集》,已散佚,今僅傳殘文。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引其論詩賦之語:“假象太過,則與類相遠。命辭過壯,則與事相違。辨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詩歌的描繪形容、遣詞造句都必須恰如其分,否則將事倍功半,或弄巧成拙。這些議論符合楊慎“含蓄蘊藉”的主張,對詩歌創(chuàng)作者頗有啟發(fā)。
摯虞,西晉文學理論家,著《文章流別集》,已散佚,今僅傳殘文。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引其論詩賦之語:“假象太過,則與類相遠。命辭過壯,則與事相違。辨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詩歌的描繪形容、遣詞造句都必須恰如其分,否則將事倍功半,或弄巧成拙。這些議論符合楊慎“含蓄蘊藉”的主張,對詩歌創(chuàng)作者頗有啟發(fā)。
上一篇:《擇韻為先》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援筆成篇不易一字》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