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簡介|介紹|概況
節選自《紅樓夢》第二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清曹雪芹作。題目為編者所加。脂戚本《石頭記》回前批語說:“我為你持戒,我為你吃齋;我為你百行百計不舒懷,我為你淚眼愁眉難解。無人處,自疑猜,生怕那慧性靈心偷改。”又,“寶玉通靈可愛,天生有眼堪穿。萬年幸一遇仙緣,從此春光美滿。隨時喜怒哀樂,遠卻離合悲歡。地久天長香影連,可意方舒心眼。”又,“寶玉銜來是補天之余,落地已久,得地氣收藏,因人而現。其性質內陽外陰,其形體光潔溫潤,天生有眼可穿,故名曰寶玉。將欲得者盡皆寶愛此玉之意也。”又,“天地循環秋復春,生生死死舊重新。君家著筆描風月,寶玉顰顰解愛人。”今人王志武《紅樓夢人物沖突論》:“《紅樓夢》的中心沖突是王夫人和賈寶玉圍繞婚配對象的選擇而進行的斗爭。……黛玉這個未來寶玉婚配對象的競爭者,孤身前來投靠,賈府也頗熱鬧了一陣子,但各人表現很不相同:賈母對她愛女的獨生女兒愛得如同“心肝兒肉”;寶玉對黛玉一見如故;王夫人卻唯恐黛玉沾染了寶玉,雖然黛玉知書識禮。小說至此,中心沖突的一方:寶玉、黛玉及其支持者賈母,已經初步形成陣容。在這一回,作者特別突出地介紹了賈府現任管家婆——鳳姐。鳳姐是不受賈母寵愛的長子賈赦之子——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她周旋于賈母、王夫人之間,既要事事忠于王夫人,還要討好賈母。她的這種困難處境在對黛玉的態度上表現得很明鮮。賈母對她很喜歡;王夫人對她有所不滿,但又不能不使用。她只是個過渡人物,不是王夫人理想的管家婆,所以王夫人要牢牢掌握未來管家婆的選擇大權。……黛玉進賈府投靠的是處于無權地位的賈母;寶釵進賈府投奔的是掌握實權的王夫人。薛氏母子三人進京,名義上是待選,實際上是要實現‘金玉姻緣’。賈寶玉在婚姻對象選擇問題上遇到對手王夫人,猶如馮淵遇到了薛霸王一樣,取勝的希望非常渺茫。賈雨村開始還打算為馮淵執法報仇,門子一席關于護官符的話使他改變了主意,寧食前言,把恩人之女作為犧牲品,以此討好賈、王、薛;賈母開始支持寶黛,后來倒向王夫人,外孫女成了犧牲品。兩者何其相似乃爾!”關于此篇在全書結構上的作用,今人賀信民說: “如果說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是對賈府走馬觀花式的鳥瞰與‘遙攝’,那么,第三回‘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則主要借助于林黛玉的視覺對賈府進行登堂入室的詳察與‘近拍’。從環境描寫的角度看,這一回把賈雨村和冷子興所說的‘崢嶸軒峻’、‘氣象不同’具體化了。……作者用‘移步換形’的筆法,十分自然地寫出了賈府的非凡‘氣象’,初步交待了《紅樓夢》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從人物描寫的角度看,作者在這一回用的是‘互見法’,即:一方面,從黛玉眼中寫出賈府諸人;另一方面,又從賈府諸人眼中寫出黛玉。”(《中國古典小說六大名著鑒賞辭典》)關于人物刻畫: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二室編高中語文第四冊《教學參考書》:“王熙鳳是一個精明能干,慣于玩弄權術的人。為人刁鉆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對上善于阿諛奉承,因此博得賈母的歡心,從而獨攬了賈府大權,成為賈府的實際統治者。節選部分以四個層次活靈活現地展示了王熙鳳的性格特征:寫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放誕無禮’卻正說明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繪肖像,……包括服飾和容貌兩個內容。在服飾方面,作者選取頭飾、裙飾和服裝三個要點,極力鋪陳王熙鳳集珍珠寶玉于一身的妝扮和對榮華富貴的無厭的追求,暗示了她的貪婪與俗氣,從側面反映了她內心世界的空虛。在容貌描寫方面,則著重從他那一雙‘三角眼’、兩彎‘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啟先笑的‘丹唇’,表現了一顆在美麗的外表下隱藏著的丑惡靈魂:對下蠻橫欺詐,對上諂媚奉承,表現了她刁鉆、狡黠的本性”,“見黛玉,……先是恭維,……繼而拭淚,……最后轉悲為喜,……入木三分地描繪了她察顏觀色、機變逢迎的本領,這便揭露了她在賈府中所以得寵的原因”,“回王夫人,……進一步說明由于王熙鳳的善于機變逢迎的本領和能干果斷的才能,也已取得了王夫人的歡心,成為賈府中的實際掌權人”;“賈寶玉是這個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視世俗,卓然獨立的種種表現,正反映了他對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節選部分對賈寶玉的描寫,主要有三個重點:出場前的側面勾勒、出場后的肖像描寫和《西江月》二詞的總結”,“出場以前,作者首先通過側面描寫介紹了一般人對寶玉的看法和他在賈府的地位,……說明賈寶玉的所作所為是與封建的正統觀念相抵觸的,是與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階級的一個叛逆”,“出場后的肖像描寫,卻反映了林黛玉的客觀觀察,……是一個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輕公子”,“《西江月》似貶實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觀念批判賈寶玉,而實際上卻是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寫照。”今人邸瑞平認為,“林黛玉是曹雪芹從我國優秀古典文學中采摘出靈芬秀異的精神凝聚而成的藝術形象。……可能作者在描摹這一容華絕代的肖像時,感到了寫實的困惑和局限,他竟采取了國畫中寫意的筆法,使這一形象永遠具備空靈變幻的美和難以捉摸的態,甚至不具備相應的文化修養,就難以使林姑娘的美具體化。那‘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說明眉是既輕,且柔,又秀,而且如煙一樣自然,一樣舒卷,一樣起伏,一樣變幻。那眼睛卻是‘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情’竟通過眼睛這扇心靈之窗,表達出復雜多樣的波瀾,用‘似喜非喜’寫那智慧和性靈之光的交織,笑靨反映出來的是‘愁’,病態顯示出來的是‘嬌’,如此多種因素融合交匯,流瀉于筆端的,確實是一幅如詩如畫的肖像,作者筆尖的墨滴,突然分出六彩,濃淡干濕,粗細輕重,窮極變化,留給讀者以大量思索回味的空間。”(《中國古典小說六大名著鑒賞辭典》)此篇通過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所見所聞,介紹了賈府中一大批主要人物和他們活動的典型環境,突出了王熙鳳和賈寶玉的性格特征,表現了寶黛初會時心心相通、感情相投的微妙關系;同時也暗示了以后情節的發展:于富貴家族、骨肉之情的描寫中,遙見家族的盛衰驟變和人物生活道路上的分道揚鑣,緊緊圍繞黛玉進賈府這一中心事件,通過黛玉的見聞來描寫人物,條理井然,不枝不蔓,詳略得體,虛實兼用;細節描寫和語言運用均生動、形象、準確,古今共賞。如寫熙鳳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脂硯齋盛評道: “阿鳳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紙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從何而得此機括耶?”寫寶黛初會,“黛玉見寶玉寫一‘驚’字,寶玉見黛玉寫一‘笑’字,一存于中,一發乎外,可見文于下筆必推敲的準穩,方才用字。”(均見《石頭記》甲戌本脂批)
上一篇:《林黛玉焚稿斷癡情》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梁國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