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不成,不問不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不學不成①,不問不知②。
【注釋】①不成:不能成才。②不知:知曉。
【釋義】不學習不能成才,不詢問就不能知曉。
【點評】這是至理名言。
參考文獻
王充《論衡·實知篇》
猜你喜歡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關于《文化》見解句子、觀點和看法
- 儒戒聲色貨利,釋戒聲色香味,道戒酒色財氣。總歸之無欲,此三氏所同也。儒衣儒冠而多欲,怎笑得釋道?
-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圣人亦人也,其口鼻耳目與人同,惟能立志用功則與人異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詩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雖多亦奚以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只隔一絲便算不得透徹之悟,須是入筋肉、沁骨髓。
- 歇后語《百里搭席棚,中看不中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凡名器服飾,自天子而下庶人而上,各有一定等差,不可僭逼。上太殺是謂逼下,下太隆是謂僭上,先王不裁抑以逼下也,而下不敢僭。
- 誠信孚于僚友,仁慈洽乎民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學者不宜志小,氣輕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
- 處世名言·菜根譚—明洪應明《幸福禍本·貪生死因》原文|譯文|賞析
- 關于自知的名言名句,自知的名人名言,自知名言警句大全
- 《措刑由于用刑,去殺存乎必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原文|譯文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今之學者譬如行路,偶然撞著一好處...
- 《學不至道,而日以規規小智穿鑿傅會,...
- 《日享事實之樂,而無暇辨析于言語之...
- 《人茍有志于學,自應隨分有所長益,所...
- 《學固不欲速,欲速固學者大患,然改過...
- 《觀書辭,誠有用工處,但如懊惜,亦甚...
- 《大抵讀古人書,若自滯泥,則坦然之理...
- 《學者之難得,所從來久矣.道不遠人,...
- 《人有坎壈(lan覽),失于盛年,猶當晚...
上一篇: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