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甕里捉鱉,穩逮》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甕里捉鱉,穩逮
拼音:wèng li zhuō biē , wěn dǎi
甕,一種盛東西的陶器,口兒小肚兒大。指有十分把握,很容易辦成。例如
梁滿屯:“您老福大命大,會活個萬壽無疆咧。”老五奶:“萬壽無疆是你們瞎吹讓我高興,沒有科學性兒。再活十年八年,倒是甕里捉鱉——穩逮!滿屯,有事兒?”(李秀峰《幽靈在黎明前聚會》)
或作[甕里捉鱉,十拿十穩]。例如
張有義說:“老武思謀的太周到了,真是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呀!”孟二楞說:“這保險是甕里捉鱉,十拿十穩的買賣。”(《呂梁英雄傳》53回)
或作[甕中捉鱉,手到拿來]。例如
請了幾個有名的經紀,將祖遺的廳房上座幾所,下連基地,時價銀一萬兩,二面議定,親筆填了文契,托他絕賣。只道這價錢是甕中捉鱉,手到拿來;豈知親眷們量他窮根,故意要死他的貨,偏不肯買。(《醒世恒言》卷37)
或作[甕中取鱉,手到拿來]。例如
這些人都是愚野村夫,曉得什么利害?聽見家主人說得都有財采,竟象甕中取鱉,手到拿來的事,樂極了,巴不得趙家的人,這時便到河邊來廝鬧便好。(《醒世恒言》卷34)
或作[罐兒里捉王八,一捏一個準]。
上一篇:歇后語《瓜籽不飽是人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