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胳膊折了袖子里吞》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胳膊折了袖子里吞
拼音:gē bo shé le xiù zi li tùn
“吞”應(yīng)寫為褪。1.比喻一個(gè)家庭或一個(gè)單位內(nèi)部出了不光彩的事,不能往外頭宣揚(yáng)。2. 比喻自己認(rèn)頭吃虧,或忍受損失。例如
劉二卯說: “算了吧,消消氣兒!”他捋過朱老忠的煙袋,叨在嘴上說:“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胳膊折了袖子里吞,不叫外村看笑話。”(《烽煙圖》2)
或作[胳膊折了,掖在袖子里]。例如
一個(gè)上了年紀(jì)的工人把黑臉漢子拉走了。“走吧,小伙子!胳膊折了,掖在袖子里。跟他們玩兒命,這不是時(shí)候,也不是地方。走,咱們?nèi)遣黄疬€躲不起嗎?”(《庚子風(fēng)云》1部15章)
或作[胳膊肘折了袖子蓋]。例如
都是鄰家鄰舍,一出門就見面,胳膊肘折了總要袖子蓋,事情已做到這步天地,大家商量著辦吧,怎么著好就怎么著來。(《呂梁英雄傳》57回)
或作[胳膊斷了往襖袖里吞]。例如
喬光樸: “要退貨的就讓他們退,要罰款的就認(rèn)頭罰,誰叫我們拖欠了合同,失了信譽(yù),胳膊斷了只好往襖袖里吞。”(蔣子龍《維持會(huì)長》20)
或作[胳膊折了,往袖口里褪]。褪,tun。例如
“都扒拉清了。咱胳膊折了,往袖口里褪,絕不能連累同行。”李慶福說到了這里,當(dāng)真向上拔了拔腰板,那架勢象是告訴倪克讓,他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慕置嫒耍粫?huì)就此倒下。(《都市人家》26)
或作[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褪]。例如
再說沒或生個(gè)不肖之子,慢講得濟(jì),只這風(fēng)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褪”,轉(zhuǎn)不如一心無礙,卻也省得多少命脈精神。這是鄧九公的心事。(《兒女英雄傳》21回)
或作[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例如
眾人見他太撒野,只得上來了幾個(gè),揪翻捆倒,拖往馬圈里去。焦大益發(fā)連賈珍都說出來,亂嚷亂叫,說:“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里承望如今生下這些畜生來!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yǎng)小叔子的養(yǎng)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紅樓夢》7回)
或作[胳膊折了,在袖子里]。例如
賈蓉只跪著磕頭,說:“……這官司還求嬸娘料理,侄兒竟不能干這大事。嬸娘是何等樣人!豈不知俗語說的‘胳膊折了,在袖子里’?侄兒糊涂死了,既做了不肖的事,就和那貓兒狗兒一般,少不得還要嬸娘費(fèi)心費(fèi)力,將外頭的事壓住了才好。”(《紅樓夢》68回)
上一篇:歇后語《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胳膊擰不過大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