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有奶便是娘》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有奶便是娘
拼音:yǒu nǎi biàn shì niáng
奶,乳汁。比喻誰給好處就投靠誰。例如
在我的記憶上,見面的時候,她已經大約有四十歲了……她的孩子們就來和我玩耍。有時還有水果和點心吃——自然,這也是我所以愛她的一個大原因;用高潔的陳源教授的話來說,便是所謂“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
這可是麻煩事,您想,誰像咱哥兒們似的,不管英國人,法國人,有奶便是娘,沾利兒就走,管他是什么教哪。給錢就行!那些窮小子,個人一根筋, 不開竅。(來新夏等《火燒望海樓》1場)
或作[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爹]。例如
按“野驢”的哲學說:“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爹”,他本不在乎這些人的耍笑,但四面受敵,窮于應付,就難免露出局促不安的樣子,除了苦笑,慘笑,和出汗外,再也想不起適當的話頭。(淑池《金鎖》)
或作[有奶就是娘]。例如
王力:站住!你敢怎么不客氣呢?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悔過,還那么有奶就是娘,去勾結反動派,我可真去告發你! (老舍《方珍珠》4幕)
或作[有奶就認娘]。例如
在此期間,奉系軍閥張宗昌又倒戈了。他從濟南逃到天津之后,極力聲稱自己是客籍軍人,一貫為奉系軍人所排斥,故此宣布脫離奉軍。他并且高唱: “我張宗昌有奶就認娘。”(《關東傳奇》46章)
上一篇:歇后語《日頭打西邊出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有眼不識金鑲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