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啞巴吃扁食,心里有數》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啞巴吃扁食,心里有數
拼音:yǎ ba chī biǎn shi , xīn li yǒu shù
扁食,餃子。啞巴吃了多少餃子,嘴里說不出來,心里一清二楚。比喻嘴上不說,心里明白。例如
一個車夫又指著他的臉說:“祥子,我說你呢,你才真是‘啞巴吃扁食——心里有數兒’呢。是不是,你自己說,祥子?祥子?”(《駱駝祥子》14)
黃文會是家財萬貫的腳行把頭,楊進財卻是雙手空空的窮買賣人,俗話說:“人是富貴眼”,那黃文會總對他有幾分瞧不起。這一點,楊進財是啞巴吃扁食——心里有數的。(《庚子風云》1部15章)
或作[啞巴吃餛飩,心里有數]。例如
梁滿囤捏著胡茬忿忿地想著……就說背后靠著的這棵老銀杏樹吧,你們有誰能說說它的歷史?這棵樹在大唐盛世時,就破土出芽了,歷朝歷代在這棵樹上吊死多少窮人,我雖沒有帳本,可是從“民國”到眼下,我可是啞巴吃餛飩,心里有數。(從維熙《梁滿囤出訪》1)
或作[啞子吃餛飩,心里有數]。例如
索額圖道:“兄弟,咱二人拜把子這回事,可不能跟旁人說,免得旁人防著咱們。照朝廷規矩,我們做外臣的,可不能跟你兄弟做內官的太過親熱。咱們只要自己心里有數,也就是了。”韋小寶道:“對,對!啞子吃餛飩,心里有數。”(《鹿鼎記》5回)
或作[啞巴吃湯元,心中有數]。例如
這一切,簡直象根繩子似的,一點點束緊了王漢元的心。然而,他卻始終裝出一副啞巴吃湯元心中有數的樣子。覺得反正只要國軍在,你有千軍萬馬,也翻不了天。再往小處說,也擋不住我要收拾柳竹梅。(《逐鹿中原》8章2)
上一篇:歇后語《咬人的狗不露齒》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