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拼音:zài rén ǎi yán xià , zěn gǎn bù dī tóu
由于受人家管束,或者有求于人,不得不屈服、順從。例如
“你甭說風涼話?!背4逭创较嘧I說:“常言說的好: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你要是見了義和團,也得四腳發麻,骨頭發酥。派你官差不去,行嗎?”(《庚子風云》2部7章)
武松道: “感謝你們眾位指教我。小人身邊略有些東西。若是他好問我討時,便送些與他;若是硬問我要時,一文也沒。”眾囚徒道:“好漢,休說這話!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好。”(《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27回)
或作[在他矮檐下,誰敢不低頭]。例如
此間是他門首,不免徑入。且住,前日是我們同輩,今日是他統屬了,不免下禮相見。正是在他矮檐下,誰敢不低頭。陳老爹有請。沈鯨《雙珠記》33出)
或作[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頭]。例如
老爺爺有個倔脾氣,就是不攀這門親。今天有事求人,劉培基只得下話。正象老板說的,“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頭。” (《劉志丹》1卷2章)
或作[在人屋檐下,就得低低頭]。例如
你生什么氣?你舅是什么人頭,我不是早跟你說過了嗎!現在咱們是遭了難,但凡有個可去的地方,我也不會到這兒來。算啦!在人屋檐下,就得低低頭。一等到大水退了,咱們就趕快走人???快把眼淚擦干,給我裝勻實一些! (《庚子風云》1部11章)
或作[在人檐下過,怎敢不低頭]。例如
李鼎自然會意,心想:在人檐下過,怎敢不低頭?只好忍著氣,踏上兩步;先咳嗽一聲,然后喊道:“王六哥!遠來辛苦?!?《茂陵秋》443頁)
或作[在人門下過,不得不低頭]。例如
李靖是一個鐵錚錚的男子漢,如何受得住這一口骯臟氣?無奈這時囊無半文,自己的事業又失敗下來,沒得說,在人門下過不得不低頭(《唐宮二十朝演義》57頁)
或作[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例如
佘小觀趁著酒興,正說得得意,聽了這問,不禁嘆一口氣道:“‘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大帥連這句俗語還不知道嗎。上頭縱容他們,他們才敢如此,還有甚么說的!”(《官場現形記》29回)
或作[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落他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站屋檐下,誰能不低頭]
上一篇:歇后語《啞巴吃扁食,心里有數》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舅》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