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什么意思|注釋|譯文|翻譯
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①(《長阿含經》)
【注釋】①夫:語氣詞。云何:說哪些。乏:匱乏,短缺。白:告訴。正令:正當的指示。正業:身心合法的行為。佛教指修成正果、成佛的行為。
【譯文】為人子女的,應當在以下五個方面孝順父母:一是供奉父母,使他們在生活上不匱乏;二是做什么事,要事先告訴他們一聲;三是父母所做的事,要恭敬順從他們而不違逆;四是父母正當的指示,不要違背;五是父母所做的事,使它們持續地向善。
【評說】“正業不斷”,持續地做善事,應當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行為。
上一篇:《二十四孝》什么意思|注釋|譯文|翻譯
下一篇:《開宗明義》什么意思|注釋|譯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