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揚州禪智寺
作者: 張幼良
【原文】: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原文作者】:杜牧
【鑒賞】:
這首詩是作者赴揚州禪智寺看望患病的弟弟時所寫,全篇雖然充滿感傷情調(diào),但不失為一首寫景的佳作。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詩一開頭就描繪了一幅凄涼的秋景圖:一場秋雨剛過,天空一片清朗,秋蟬嘶啞的叫聲卻把人帶到煩燥的情緒當中;而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又時時送來蕭瑟之意。
以下四句,詩人把視覺收回,描寫禪智寺周圍的景物,“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前兩句靜動相應,烘托出寺院的清寂:石砌的臺階上長滿青苔,行人稀少,只有幾只白色的鳥兒徘徊其間。后兩句明暗對比,反襯出寺院的幽暗:寺內(nèi)樹木茂密,傍晚時分,它為一片濃蔭暮靄所籠罩,只有透出樹梢的小樓在夕陽的余輝下露出昏黃的輪廓。
面對這樣冷落寂寞的環(huán)境,詩人終于發(fā)出了感慨:“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竹西路指揚州,因揚州城西有竹西佳處一景。作者身處的大環(huán)境是揚州這個繁華勝地,而自己卻終日靜坐在如此凄涼的寺中,每當城內(nèi)傳來歌吹之聲,如何不傷感萬分?
作者在這首詩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禪智寺周圍的景物,點出寺內(nèi)環(huán)境的凄涼冷寂,目的是為了烘托自己孤寂悲涼的心境。作者把自己和弟弟的不幸遭遇,化為一種感慨,用形象化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獨具匠心。
上一篇:《題情盡橋》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題木蘭院》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