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詠田家/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唐詩中斗爭性很強的,是一些直接描寫民生疾苦的詩歌,如李紳的《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聶夷中的《詠田家》也是其中比較著名的。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二月,蠶尚未結繭,就已經提前把以后繅出的絲賣了;五月,禾苗還在田中,就已經把以后成熟的谷子賣了。這種賣法,價錢會壓得很低。所以下面馬上說“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后面四句,被有的選本刪掉了,其實沒有必要。這是詩人對“君王”的一種規勸和希望,雖然近于癡人說夢,但詩人的愿望是好的。
上一篇:名篇賞析·貧女/秦韜玉
下一篇:名篇賞析·回鄉偶書/賀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