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地形者,兵之助也》鑒賞
〔地形〕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鑒賞】這是孫子論述地形在戰爭中作用的名言。賈林注:“戰雖在兵,得地易勝。山可障,水可灌,高勝卑,險勝平也。”施子美注:“所以制勝者在乎兵,所以佐勝者在乎地,用兵而不得地之利,何以為勝哉?夫用兵者,莫不有所資而以為助也。以水佐攻者強,以火佐攻者明,水火猶可以佐攻,況于地形乎!《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固可以為兵之助也。”在歷史上,利用地形的幫助而取得勝利的戰例,真是不勝枚舉。
1928年8月下旬,國民黨湘軍對井岡山發起第二次“圍剿”。30日晨,湘軍第8軍3個團由酃縣(今湖南炎陵縣)出發,向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進攻。黃洋界位于井岡山主峰北面,扼山險要道,為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紅軍第31團第1營2個連憑險固守,連續打退湘軍多次猛烈進攻。下午,湘軍重新組織進攻,紅軍以僅有的1門剛修復的迫擊炮,轟擊其后續部隊。湘軍誤以為紅4軍主力回山,害怕被殲,連夜撤回酃縣。這一戰,紅軍憑借黃洋界天險,僅以2個連的力量成功地阻擊了敵優勢兵力的進攻,為紅軍主力回師,打破敵人第二次“圍剿”創造有利條件。
這也證明孫子的名言:“地形者,兵之助也”,是千真萬確的。明智的戰爭指揮者,應該依靠各種地形的幫助,保護自己,打擊敵人。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進不求名,退不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