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鑒賞
〔火攻〕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
【鑒賞】孫子認為,在戰勝攻取之后,一定要修明政治,論功行賞,以繼續前進。劉寅注:“夫用水火之助,戰而勝、攻而取者,亦士卒之用命也。若不修舉其有功而賞之,亦有兇咎,命之曰費耗留滯,終不能成事也。”顧福棠注:“戰必勝、攻必取者,水火之助也。能善用水火而得其助者,士卒之用命也。士卒用命當修舉其功而賞之,如其不賞,則必違逆大將之令也。兇者,違逆之謂也。費留者,言士卒違令,勢必至師老財竭而不得歸,所費既多,士卒復當留戍其地矣。”上述孫子名言中的“修其功”,各家注釋都謂“修舉其有功而賞之”,這沒有完全表達孫子的原意。所謂“修”,應該有修明政治的意思。孫子告誡說:戰勝攻取之后,如不修明政治、賞其有功者,而一味追求享樂、專橫跋扈,則會有兇險的結果,姑命之曰“費留”,即耗費時日和財貨,滯留原地而不得前進了。
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經過多次大戰,打敗明朝政府的軍隊,攻取明朝的都城北京,自以為大功告成,該輕松、享樂了。對于盤踞江南的明朝殘余勢力,他們只派少數兵力去征伐;對屯兵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也沒有采取說服、談判的得力措施。在北京城內,高級將領忙于追贓拷掠,搜刮財物。起義軍紀律松弛,出現危害民眾的現象,也無人過問。在這種情況下,起義軍不僅遭到明殘余勢力的反抗,而且民眾也紛紛表示對起義軍的不滿。不久,吳三桂降清,清朝首領多爾袞率清軍入關。李自成率起義軍迎戰失利,很快退出北京,后輾轉至湖北通山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殺害。
孫子名言:“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戰勝明朝政府軍、攻取都城北京之后,不修明政治和道德,不賞其有功者,而是搜刮財物,追求享樂,紀律松垮,危害民眾,埋下了兇險的惡果。故當清軍入關,李自成缺乏抵抗之力,最后因失敗而被殺,真正應驗了孫子的預言。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