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治國任人》類的詩句。
政治清明的時代,不埋沒人才,沒有隱居之人。英俊靈秀之士紛紛出仕,使隱士們再也顧不得隱居了。詩人借用典故,含蓄地點明: “士為知己者用”,君主賢明,方能招徠賢能之士的道理。
注: 東山客,晉《謝安傳》載: 謝安雖在朝廷,仍不忘歸隱東山,這里指綦毋潛。采薇,《史記·伯夷列傳》載: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后指隱居生活。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全唐詩》第1243頁。
上一篇:《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圣德合天地,五宿連珠見.和風拂世民,上下同歡宴》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