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風亦起,城頭烏尾訛。黃云高未動,白水已揚波》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日落風亦起,城頭烏尾訛。黃云高未動,白水已揚波》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黃昏》類的詩句。
這是暗寫邊城日暮時濃烈戰爭氣氛的詩句。日落風起,城頭上的烏鴉尾毛上下掀動。烏鴉作出欲飛的架勢,暗示強烈、緊張的戰爭氣氛,使日暮宿鴉受到驚擾。天上黃云高掛不動,地上白水早已揚波。一天、一地、一靜、一動,繪出一幅昏暗凄清晚景。詩人將緊張的戰爭氣氛寓于寫景中,可謂戰爭之事未著一字,而“山雨”欲來之勢已描寫得入木三分。
注: 訛(é),動。
杜甫《日暮》 《全唐詩》第2424頁。
上一篇:《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日長巴峽雨蒙蒙,又說歸舟路未通》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