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傍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是關于描寫《場景記敘·行軍作戰·出征》類的詩句。
大隊官軍西出邊塞經過樓蘭,日暮時分宿營在嚴寒的極西之處。早晨途經蒲海,寒霜凝結在馬尾上; 夜過蔥嶺,飛雪直撲旗竿。詩句描述了將士們不畏艱苦,在遙遠的征途上曉披寒霜,夜冒飛雪,兼程前往。字里行間洋溢著將士們的昂揚斗志。詩人把樓蘭、蒲海、蔥嶺等相距很遠的地方,聯結在一幅畫里,使詩的意境極為壯闊。
注: 樓蘭,故址在新疆。月窟,即月宮。月落西方,西方乃寒冷之地,所以 “月窟”又代極西嚴寒的地方。蔥山,即蔥嶺。
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全唐詩》第2103頁。
上一篇:《官倉鼠雀群,共待新租入》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官道柳陰陰,行宮花漠漠》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