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歷史·社會的名人名言大全
無政府論之理想至為高超純潔,有類于烏托邦,但可望而不可即,頗似世上說部所談之神仙世界。
——孫中山《與馮自由的談話》
社會之病,不在兵災水旱,亦不在嫖賭盜賊,而在全社會之人,終日昏睡麻木,不感覺問題。
——沈鈞儒《應亟普及國民政治教育》
社會化的程序,好像雞子成長于雞蛋內,當它初化生時,卵內之地位很寬,養料亦足,蛋殼是它的保護者,到了雞子完全長成,則蛋殼就成了它的生存的障礙物,非破壞它則必悶死于蛋殼之中,故打破此障礙物而出,是它進化階段必然的趨勢。
——吳玉章《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講演》
人之生也,應戰勝惡社會,而不可為惡社會所征服;應超出惡社會,進冒險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惡社會,作退避安閑之想。
——陳獨秀《敬告青年》
社會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許是大部分,雖為人所造,卻有其獨立的存在。
——張東蓀《一個雛形的哲學》
社會能使人自己變化自己,正猶野獸被馴為家畜一樣。
——張東蓀《一個雛形的哲學》
從歷史上說,人類生活全是一種現實欲望的擴張。
——毛澤東《致蔡和森等》
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而經濟是基礎, 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歷來的社會照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假其全體之名以事其對另一大部分的迫害,壓抑,榨取。
——張申府《所思》
雖人人都為其自己的利,而亦可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但如此,而且可以“分工合作”,經相輔助,以組織復雜底社會,以創造光輝底文化。
——馮友蘭《新原人》
人類社會的形成,是由經濟而政治而文化的。
——蔡尚思《另一方面思想史研究法》
自從人既是動物而又不是動物時起,也就是大自然從生物世界飛躍而發展成社會世界時,社會已是個人生于斯、死于斯的不斷新陳代謝的久長和穩固的實體。
——費孝通《<生育制度>日譯本序》
一個時代里不同的人盡管可以有不同的思想,但都是從各自所處的社會地位反映當時社會的實際。
——費孝通《<重訪英倫>重刊前言》
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來越好,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
——季羨林《朗潤瑣言》
社會如篩,生活似剪,人心是秤。
——王蒙《王朔的挑戰》
一個運動的、不斷進行新陳代謝的社會,必然會容納越來越多的色彩和個性,必然會產生越來越紛呈的思想和力量。
——陳祖芬《愛是圓的》
凡要在這世界上生存下去的種類,有點狡猾也是在所難免。
——史鐵生《好運設計》
選擇的自由、創作的自由,到頭來總是以社會的承受度為尺度的。
——謝選駿《荒漠·甘泉》
千萬不要小看自由市場上嘈雜的討價還價和斤斤計較,正是千千萬萬消費者的這種瑣屑的行為使整個社會的經濟公正獲得了某種保證。
——程映紅《市場與投票箱》
沒有一個人類的社會能夠無規律地存在,哪怕是一天。
——[法國]伏爾泰《第二十五封信談帕斯卡爾的“思想集”》
在沒有任何私有財產的地方,就不會有任何因私產而引起的惡果。
——[法國]摩萊里《自然法典》
一切倒退和衰亡的時代都是主觀的,與此相反,一切前進上升的時代都有一種客觀的傾向。
——[德國]《歌德談話錄》
公共財產既然是私人財產的總合,那就應該采取每個私人所使用的方法來培植它,增多它,分配和消耗它。
——[瑞士]西斯蒙弟《政治經濟學新原理或論財富同人口的關系·第二版序》
社會物質生活的混亂只是其精神生活混亂的反映和表現。
——[英國]托馬斯·卡萊爾《評論與雜文》
社會是一幅最引人入勝的圖畫。文明和追求尋歡作樂使所有不同身份的人接近起來。
——[俄國]普希金《彼得大帝的黑教子》
社會由個人組成;社會中所做的一切都由于個人的聯合行動;所以解釋社會現象只能從個人行動著手。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教育論》
要使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好地發揮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來掌握它們。
——[德國]馬克思《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
社會性質是整個運動的一般性質;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
——[德國]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生產力的增長、社會關系的破壞、思想的產生都是不斷變動的,只有運動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滯不動的。
——[德國]馬克思《哲學的貧困》
社會結構和國家經常是從一定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但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
——[德國]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由于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而產生了新的因素——社會。
——[德國]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工人階級的狀況是當代一切社會運動的真正基礎和出發點。
——[德國]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一切社會現象都是由個人的心理現象造成的,因而我們在廣泛的社會現象范圍內可以觀察到的東西,我們也能——雖說是困難——在自己本人的心靈中發現。
——[俄國]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
我們開始把社會看作一個整體,它的各部分是互相密切地結合著的,所以為著一個人盡力便是對全體盡力。
——[俄國]克魯泡特金《面包與自由》
相信一切社會的發展,僅為個人發展之前進的一種手段的人,在我們看起來站在無可比并的高度。
——[德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只要社會關系不改變,社會心理也就不改變。
——[俄國]普列漢諾夫《唯物論的歷史觀》
微不足道的、沒有能力的個體,只有在高度組織的文明社會里才可能生存。
——[英國]康拉德《進步前哨》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它固有的規律。我們必須研究這些規律,而只有傻瓜才會想到去超越這些規律。
——[德國]卡爾·李卜克內西《請你們稱我為革命士兵!》
有穩定的社會制度是必要的,但便是迄今想出來的一切穩定制度都妨害了藝術上或才智上的特殊價值的發展。
——[英國]羅素《西方哲學史》
在我們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中,許多基本的趨勢也只有在相當晚的階段才證實了它的全部力量和重要性。
——[德國]恩斯特·卡西爾《人與文化》
只有通過極慢極慢的和艱難痛苦的進化過程,社會才會變好。
——[美國]杰克·倫敦《疑犯從寬》
社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產物,而他們的這種關系的產生是由于他們個人活動范圍的一致。這種一致把許多個體范圍結成了一個共同范圍,而這種共同范圍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歷史研究》
外部敵人的最大作用只是能在一個社會自殺還沒有斷氣的時候, 給它最后一擊。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歷史研究》
在某種意義上,人類社會是宇宙的圖像,只要我們按照宇宙的規律行動,我們就是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行動。
——[奧地利]菲利普·弗蘭克《科學的哲學》
對人和自然的各種統治方式決定了現實原則的各種歷史模式。
——[美國]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
在擺脫了統治的要求之后,勞動時間和勞動能量在量上的減少,將導致人類生存發生質的變化: 決定人類生存內容的不是勞動時間,而是自由時間。
——[美國]馬爾庫塞《愛欲與文明》
新世界并不是從外面強加于人類的東西。新世界將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
——[英國]貝爾納《科學為人類服務》
人的自我的可塑性意味著,我們有自由來設計文化的新形式。假如我們向往一個有自主性的個人世界,我們就必須準備那些培養和扶植有創造性的個人的社會條件。
——[美國]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我們今天面臨下面兩種社會的選擇: 要么是一種比人們所夢想過的還更開放的社會,要么是一種比人們所忍受的還更封閉的社會。
——[美國]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我們需要新的自我,以及自我之間的新關系。我們必須使自己跟上我們的時代。只要我們回復到人的立場,我們就能夠使非個人的力量從屬于人類目標。為了建成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我們就必須做到以人為中心。
——[美國]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開放社會是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它的目標在于增加每一個人變成自我創造者的和文化創造者的能力。
——[美國]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人類歷史的進程受人類知識增長的強烈影響。
——[英國]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如果對引起某一社會事件的力量進行分析,即如果知道有關的個人和集團,知道他們的目的或利益以及他們所擁有的力量,就能認識這個社會事件。
——[英國]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進化和進步的主要動力是可供選擇的物質的多樣性。
——[英國]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個人的發展不應該犧牲整個社會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社會,為了人類。另一方面,整個社會也應該是在為人的利益的斗爭中發展和成長,而不應該背離和犧牲人的利益。
——[蘇聯]鮑列夫《美學》
任何社會的組織結構,都是對地理環境和技術條件的變化所作出的反應。同樣,在戰略、經濟、文化上的客觀環境起了變化,社會結構勢必也會作出類似的反應。
——[美國]阿爾文·托夫勒《預測與前提》
我們正在使整個社會——從能源、生產到家庭生活、價值觀念各個方面——都朝著非群體化的方向發展。
——[美國]阿爾文·托夫勒《預測與前提》
讓我們把整個社會看成一個變化過程,而不是把歷史當做依次而來的一個個“階段”,好像每個階段只是一張靜止的圖片。
——[美國]阿爾文·托夫勒《預測與前提》
一切變革、戰爭、進步,所有歷史上的成敗,無非都是由人(包括普通的人在內)決定和選擇造成的。
——[美國]阿爾文·托夫勒《預測與前提》
每個動蕩的時代,許多人在他們的生活中需要的是條理分明的結構,而不是一種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格局。
——[美國]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
在穩定的時代里,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固定的名稱,有它固定的位置,我們幾乎沒有什么討價還價的余地。
——[美國]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
一個社會如果能使公民的選擇增多,說明這個社會正在成長發展。
——[美國]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
成功的社會總是不斷地超越自己,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
——[美國]金格里奇《機會之窗》
這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見自己的影子。
——[英國]薩克雷《名利場》
“美好社會”的精髓是知、慈、善、愛、誠。
——[英國]歐文《<新道德世界書>摘譯》
社會固有的外在必然性是由于人們之間的協議而形成的。
——[蘇聯]戈盧賓科《必然和自由》
社會不是大量或少量因素的簡單累加,而是一個擁有特殊發展規律性的有機系統。
——[蘇聯]費多謝耶夫《現時代的辯證法》
一個人扮演的每一個角色表明了他在社會不同側面的存在。因此,一個男子在夫妻關系或婚姻中的角色就要求一個與他在辦公單位的角色迥然不同的自我(還可以把他的角色再劃分為上司、同事和屬員的角色);另外他還要擔負父親、兒子和朋友的角色。
——[美國]弗蘭克·斯卡皮蒂《美國社會問題》
上一篇:關于情感性格·痛苦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文化藝術·藝術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