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天下事只怕認不真,故依違觀望,看人言為行止。認得真時,則有不敢從之君親,更那管一國非之,天下非之。若做事先怕人議論,做到中間,一被謗誹,消然中止,這不止無定力,且是無定見。民各有心,豈得人人識見與我相同?民心至愚,豈得人人意思與我相信?是以作事,君子要見事后功業,休恤事前議論,事成后眾論自息。即萬一不成,而我所為者合下便是當為也,論不得成敗。
【譯文】天下的事只怕認識不真切,所以才會依違觀望,以別人的言論為行動或停止的標準。認識真切時,對于君王或父母的命令也有不聽從的,哪怕一國人的非議,哪怕天下人的非議。若做事先怕人議論,做到中間,一被誹謗,就悄然中止,這樣不只是無堅定的力量,而且無堅定的見解。民各有心,豈能人人識見與自己相同?民心很愚蠢,豈能人人都相信我的意見?所以,做事,君子要使人看到事后的功業,不怕事前的議論,事成之后眾論自會停止。即使萬一不成功,而我所做的,當初便是應當做的,論不得成敗。
上一篇:寧開怨府,無開恩竇。怨府難充而恩竇易擴也,怨府易閉而恩竇難塞也,閉怨府為福而塞恩竇為禍也。怨府一仁者能閉之,恩竇非仁義理智信備不能塞也。仁者布大德不干小譽,義者能果斷不為姑息,禮者有等差節文,不一切以苦人情,智者有權宜運用,不張皇以駭聞聽,信者素孚人,舉措不生眾疑。缺一必無全計矣。
下一篇:養態,士大夫之陋習也。古之君子,養德德成,而見諸外者有德容。見可怒則有剛正之德容,見可行則有果毅之德容。當言則終日不虛口,不害其為默;當刑則不宥小故,不害其為量。今之人,士大夫以寬厚渾涵為盛德,以任事敢言為性氣,消磨憂國濟時者之志,使之就文法走俗狀而一無所展布。嗟夫!治平之世宜爾,萬一多故,不知張眉吐膽奮身前步者誰也,此前代之覆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