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寧開怨府,無開恩竇。怨府難充而恩竇易擴也,怨府易閉而恩竇難塞也,閉怨府為福而塞恩竇為禍也。怨府一仁者能閉之,恩竇非仁義理智信備不能塞也。仁者布大德不干小譽,義者能果斷不為姑息,禮者有等差節文,不一切以苦人情,智者有權宜運用,不張皇以駭聞聽,信者素孚人,舉措不生眾疑。缺一必無全計矣。
【譯文】寧愿開一個眾怨所歸的怨府,也不要開一條胡亂施恩的通道。怨府難以填滿,而恩道容易擴大;怨府容易關閉,而恩道難以堵塞;關閉了怨府能帶來福分,而堵塞了恩道會招來禍殃。怨府只要具有仁的美德的人就可以關閉它,恩竇非具有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的人不能堵塞。有仁德的人宣施大德不求小譽,講義氣的人能果斷不會姑息,按禮法辦事的人有等差節制,不會一概而不合人情,有智慧的人能運用變通的辦法,不會張皇來駭人聽聞,講信用的人向來被人信服,他實行的辦法不會受人懷疑。五種品德缺了一種,就想不出萬全之計。
上一篇:世人相與,非面上則口中也。人之心固不能掩于面與口,而不可測者,則不盡于面與口也。故惟人心最可畏,人心最不可知,此天下之陷阱,而古今生死之衢也。子有一拙法,推之以至誠,施之以至厚,持之以至慎,遠是非,讓利名,處后下,則夷狄鳥獸可骨肉而腹心矣。將令深者且傾心,險者且化德,而何陷阱之予及哉?不然,必予道之未盡也。
下一篇:天下事只怕認不真,故依違觀望,看人言為行止。認得真時,則有不敢從之君親,更那管一國非之,天下非之。若做事先怕人議論,做到中間,一被謗誹,消然中止,這不止無定力,且是無定見。民各有心,豈得人人識見與我相同?民心至愚,豈得人人意思與我相信?是以作事,君子要見事后功業,休恤事前議論,事成后眾論自息。即萬一不成,而我所為者合下便是當為也,論不得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