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道有二然,舉世皆顛倒之。有個當然,是屬人底①,不問吉兇禍福,要向前做去;有個自然,是屬天底②,任你躑躅咆哮,自勉強不來。舉世昏迷,專在自然上錯用功夫,是謂替天忙,徒勞無益。卻將當然底全不著意,是謂棄人道,成個甚人?圣賢看著自然可得底,果于當然有礙,定不肯受,況未必得乎?只把二“然”字看得真,守得定,有多少受用處。
【譯文】道有二“然”,舉世都顛倒了。有個“當然”,是屬于人為可以做到的,這就是不問吉兇禍福,只管努力去做。有個“自然”,是屬于上天決定的,任憑你如何努力,如何不滿,也勉強不來。舉世人昏昏迷迷,專在“自然”上錯用功夫,這叫做替天忙,徒勞無益。卻把那“當然”全不放在心上,這叫做棄人道,這成了什么人?圣賢看那些“自然”能夠得到的,但對“當然”有妨礙,也一定不肯接受,況且未必能夠得到的呢?只把二“然”字看得真、守得定,有多少受用的地方啊!
注釋
【注釋】①當然:指人的品德修養以及一切人為之理。 ②自然:指人的富貴貧賤,禍福壽夭等。
上一篇:萬籟之聲,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鳴其真,何天何人,何今何古?《六經》,籟道者也,統一圣真。而漢宋以來胥執一響以吹之,而曰是外無聲矣。觀俳謔者,萬人粲然皆笑,聲不同也而樂同。人各笑其所樂,何清濁高下妍媸之足云?故見各鳴其自得,語不詭于《六經》,皆吾道之眾響也,不必言言同、事事同矣。
下一篇:收放心休要如追放豚,既入苙了,便要使他從容閑暢,無拘迫懊憹之狀。若恨他難收,一向束縛在此,與放失同。何者?同歸于無得也。故再放便奔逸不可收拾。君子之心如習鷹馴雉,搏擊飛騰,主人略不防閑;及上臂歸庭,卻恁忘機自得,略不驚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