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治道之衰,起于文法之盛①;弊蠹之滋,始于簿書之繁。彼所謂文法簿書者,不但經(jīng)生黔首懵不見聞,即有司專職,亦未嘗檢閱校勘。何者?千宗百架,鼠蠹雨浥,或一事反復(fù)異同,或一時互有可否。后欲遵守,何所適從?只為積年老猾謀利市權(quán)之資耳,其實于事體無裨,弊蠹無損也。嗚呼!百家之言不火而道終不明,后世之文法不省而世終不治。
【譯文】治道的衰敗,起于法令條文太多;弊病的滋生,始于簿籍文書太繁。那些所謂的法令條文、簿籍文書,不但熟讀經(jīng)書的儒生和普通百姓懵里懵懂,不曾看見聽見,即使專司此職的官吏也未嘗去檢閱校勘。為什么呢?千萬個卷宗、幾百架文書,鼠啃雨淋,翻檢不便;或者對一件事的結(jié)論時反時復(fù),看法不同;或者在同一時間,有人認為正確,有人就予以否定。后來想遵守的人,按照哪種意見去執(zhí)行呢?結(jié)果只能成為那些多年居于此位的老奸巨猾之徒謀利市權(quán)的工具而已,實際上對政事沒有益處,弊病也不能消除。唉!百家的學(xué)說如果不焚毀的話,治道最終不會昌明;后世如果不減省法令條文的話,世道最終不會得到治理。
注釋
【注釋】①文法:各種法令條文。
上一篇:申、韓亦王道之一體,圣人何嘗廢刑名不綜核?四兇之誅,舜之申、韓也;少正卯之誅,侏儒之斬,三都之墮,孔子之申、韓也。即雷霆霜雪,天亦何嘗不申、韓哉?故慈父有梃詬,愛肉有針石。
下一篇:西門疆尹河西,以賞勸民。道有遺羊,值五百,一人守而待。失者謝之,不受。疆曰:“是義民也。”賞之千。其人喜,他日謂所知曰:“汝遺金,我抬之以還。”所知者從之。以告疆曰:“小人遺金一兩,某拾而還之。”疆曰:“義民也。”賞之二金。其人愈益喜。曰:“我貪,每得利則失名,今也名利兩得,何憚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