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自然者,發之不可遏,禁之不能止,才說是當然,便沒氣力。然反之之圣①,都在當然上做工夫,所以說勉然。勉然做到底,知之成功,雖一分數境界,到那難題試驗處,終是微有不同,此難以形跡語也。
【譯文】所謂“自然”,就是自然生成的事物,它們發的時候不能抑制,禁的時候不能停止。才說是“當然”,也就是指必須做的事,就沒有這么大的力量了。然而經過后天修養而復歸至善之性的圣人,也都是在“當然”上做功夫,所以說他們是盡力而為。盡力做到底,修養成了圣人,雖然和天生之圣達到同一境界,但遇到難題檢驗時,終是微有不同,這一點難以從形跡上講清楚。
注釋
【注釋】①反之之圣:《孟子·盡心下》:“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朱熹注:“性者,得全于天,無所污壞,不假修為,圣之至也。反之者,修為以復其性,而至于圣人者也。”即經過后天修養而復歸至善之性的圣人,與“生知之圣”相對稱。
上一篇:真器不修,修者偽物也;真情不飾,飾者偽交也。家人父子之間不讓而登堂,非簡也;不侑而飽食,非饕也,所謂真也。惟待讓而入,而后有讓亦不入者矣;惟待侑而飽,而后有侑亦不飽者矣。是兩修文也。廢文不可為禮;文至掩真,禮之賊也,君子不尚焉。
下一篇:“中”之一字,是無天于上,無地于下,無東西南北于四方。此是南面獨尊道中底天子,仁義禮智信都是東西侍立,百行萬善都是北面受成者也。不意宇宙間有此一妙字,有了這一個,別個都可勾銷。五常、百行、萬善,但少了這個,都是一家貨,更成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