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火性空,故以蘭麝投之則香,以毛骨投之則殠①。水性空,故烹茶則清苦,煮肉則腥膻。無我故也。無我故能物物②,若自家有一種氣味雜于其間,則物矣。物與物交,兩無賓主,同歸于雜,如煮肉于茶,投毛骨于蘭麝,是謂渾淆駁雜,物且不物,況語道乎?
【譯文】火性空,因此把蘭麝投入火中則會發(fā)出香味,把毛骨投入火中則會發(fā)出臭味。水性空,因此用來烹茶則清苦,煮肉則腥膻。這都是因為無我的緣故。無我故能使原物氣味不變,如果自家有一種氣味雜于其間,就又是一物了。物與物相交,分不出賓主,而同歸于雜,如用茶煮肉,把毛骨投入蘭麝中,就是混淆駁雜,不知是什么物了,何況談?wù)摰览砟?
注釋
【注釋】①殠:臭。 ②物物:支配他物。上“物”字為動詞。《莊子·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耶?”
上一篇:功業(yè)之士,清虛者以為粗才,不知堯、舜、禹、湯、皋、夔、稷、契功業(yè)乎?清虛乎?飽食暖衣而工騷墨之事、話玄虛之理,謂勤政事者為俗吏,謂工農(nóng)桑者為鄙夫,此敝化之民也,堯舜之世無之。
下一篇:鏡空而無我相,故照物不爽分毫。若有一絲痕,照人面上便有一絲;若有一點瘢,照人面上便有一點,差不在人面也。心體不虛而應(yīng)物亦然。故禪家嘗教人空諸有,而吾儒惟有喜怒哀樂未發(fā)之中,故有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