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彌六合皆動氣之所為也,靜氣一粒伏在九地之下以胎之。故動者,靜之死鄉;靜者,動之生門。無靜不生,無動不死。靜者常施,動者不還。發大造之生氣者,動也;耗大造之生氣者,亦動也。圣人主靜以涵元理①,道家主靜以留元氣②。
【譯文】整個六合都是動氣在起作用,靜氣只如同孕育在九地之下的一粒胚胎。所以說,動,是靜的死地;靜,是動的生門。無靜不生,無動不死。靜者常施,動者不還。使天地間的生氣發揚的是動氣,消耗天地之生氣的也是動氣。所以圣人主張靜,以涵養元理;道家主張靜,以保留元氣。
注釋
【注釋】①元理:指先天的至善之性。 ②元氣:指構成人之形體的混一之氣,即生命力之本原。
上一篇:萬物得天地之氣以生,有宜溫者,有宜微溫者,有宜太溫者,有宜溫而風者,有宜溫而濕者,有宜溫而燥者,有宜溫而時風時濕者。何氣所生則宜何氣,得之則長養,失之則傷病。氣有一毫之爽,萬物陰受一毫之病,其宜涼宜寒宜暑無不皆然,飛潛、動植、蠛蠓之物無不皆然。故天地位則萬物育,王道平則萬民遂。
下一篇:雪非薰蒸之化也,天氣上升,地氣下降,是干涸世界矣。然陰陽之氣不交則絕,故有留滯之余。陰始生之,嫩陽往來交結,久久不散,而迫于嚴寒,遂為雪、為霰。白者,少陰之色也,水之母也,盛則為雪,微則為霜。冬月片瓦半磚之下著濕地皆有霜,陰氣所呵也,土干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