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既看不到已逝的古賢哲,也未見到后來的俊杰。抒發了作者胸懷大志,憂國憂民,而又生不逢時,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感慨。這兩句詩已作為成語運用,表示空前絕后的意思。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全唐詩》 八三卷902頁)
唐盧藏用 《陳氏別傳》: “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 (即幽州臺),感昔樂生、燕昭之事,賦詩數首,乃泣然流涕而歌曰: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明楊慎 《升庵詩話》 卷六:“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其辭簡直,有漢魏之風。” 清黃周星《唐詩快》: “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古今詩人多矣,從未有道及此者。”
上一篇:《別時容易見時難.》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