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集體名言大全·脫離集體一事無成》的名人名言
我們判斷各個人的情況,不能只看開頭,還應該看到結尾。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人是政治動物,天生要過共同生活。孤獨一人難以維持生活,至福之人也應與朋友協同,因為只有協同的現實活動才能持久。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優秀的個人能夠引導世界前進,沒有他們,世界恐怕只有黑夜,到處是一片混亂,人欲橫流了。
〔波蘭〕 萊蒙特《福地》
人不只是經由生物遺傳,更主要是通過歷史的傳承而成其為人。
〔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
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命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德〕 黑格爾 《美學》
誰也不要以為人民總是像等待救世主那樣在等他。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沒有比多數這種現象更令人憎惡的東西了,構成多數的首先是幾個領頭的有勢力的人物; 還有一個吹吹拍拍的壞家伙和唯唯諾諾的俗物,以及一大幫跟在后面亦步亦趨、毫無頭腦的庸人。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就永遠是一個奴隸。
〔德〕歌德《人生就是奮斗》
在困厄顛沛的時候能堅定不移,這就是一個真正令人欽佩的人的不凡之處。
〔德〕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一個人最難堪的事情莫過于被迫去為自己的失誤而自咎自責。
〔德〕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永遠束縛在整體中一個孤零零的片斷上,人也就把自己變成一個片斷了。
〔德〕席勒 引自《人生格言》
一個人內在所具備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小——他人能給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智慧愈高,愈不合群。
〔德〕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也就是對自己有害。
〔俄〕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贊美人是因為一切美好的有社會價值的東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志創造出來的。
〔俄〕 高爾基《論文學》
一個人,如果在童年和少年時代,對生他的、扶持他自立的人,為使他幸福而自己無所求的人,沒有產生一種感激之情,那么這個人就會漸漸轉變為一種對人淡漠的、無動于衷的人。
〔俄〕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假若一個人是淡漠無情的,那就不會有真正的個性。
〔俄〕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正像石地里滲不進水也就不能給它肥力一樣,沒有親自體驗過什么叫尊重人的人,也就不會在思想上接受什么規勸、教導和訓誡。
〔俄〕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俄〕伏契克《論英雄與英雄主義》
誰若認為自己是圣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
〔俄〕 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俄〕 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如果存在先于本質,而且在模鑄自己形象的同時我們要存在下去,那么這個形象就是對所有的人以及我們所處的整個時代都是適用的。我們的責任因此要比先前設想的要重大得多,因為它牽涉到整個人類。
〔法〕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一個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徑;他是構成這些行徑的總和、組織和一套關系。
〔法〕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應該盡量保持自我存在,但是要成長,讓每個人所具備的特殊性格成長為最完美的典型。
〔法〕杜迦爾《尚·巴華的一生》
沒有人十全十美,也沒有人不可或缺,每個人都有這種或那種弱點。當他失敗時,這種弱點將會緩解他的沉痛之情。
〔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
對一個人來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是如何保持自我。
〔法〕蒙田 《隨筆集》
每個人都有他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人的一切稟賦中最根本的是能做一個人——不是屬于一種職業、一個階層、一個派別或一種思想的人,而是一個完人——和諧和自由。他那包羅萬象的天性不能做任何事物的奴隸。
〔法〕羅曼·羅蘭《超出混戰》
個體本身不能獨立于其他個體,也不能孤立于其他個體。
〔法〕柏格森《創造的進化》
當一個社會下了決心要做一次試驗的時候,它可以說是真正地向前躍進了一大步; 這就是說一個社會一定要容許它自己被說服,或是至少容許它自己受震動; 而這種震動永遠是來自某個個人的。
〔法〕柏格森《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
個體性若要完全,就須有機體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分離而獨立。
〔法〕柏格森《創造的進化》
每一個人,從最高階級到最低階級的人,在社會生活的階梯上都有他的位置,在他的周圍,聚集著一個利害相關的小世界,是由許多亂跳亂蹦的原子組成的,就像笛卡兒的世界一樣。但這些小世界總是愈到上面愈大,就像一個倒轉的螺旋形似的,其著地的部分只是一個尖尖,全憑運動的平衡力才不至跌倒。
〔法〕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雖然在內心策劃著怎樣相互傷害,……但人們又不得已而相互扶助,這種狀況很值得深思。
〔法〕沃夫拿格《省察和格言》
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至少要設身處地、深入了解關于他的感情、不幸和思想的秘密; 只想就事件的物質方面去了解他的生活,這是寫編年史,是給傻瓜們作傳記!
〔法〕 巴爾扎克《驢皮記》
為自我保存而作的努力是善行最初的和唯一的基礎。
〔荷蘭〕斯賓諾莎《倫理學》
一個人想冷靜思索、更新信仰、背離原來所信所愛的一切,無疑是十分困難的飛躍。因為由此就可能被拋離以往形成的生活圈子。
〔美〕尼恩《尼恩日記》
民主國家的公民必須相信他們的集體能力能管理自己。如果社會成員互相輕視,視為不足信賴,把自己這伙人視為烏合之眾,這個社會(如果有的話)就是沒有志氣的社會。
〔美〕 科恩《論民主》
我們需要新的自我,以及自我之間的新關系。我們必須使自己跟上我們的時代。只要我們回復到人的立場,我們就能夠使非人的力量從屬于人類目標。為了建成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社會,我們就必須做到以人為中心。
〔美〕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開放自我的開放社會會承認并尊重多樣性。它會拋棄一切把它的成員灌進一個共同模子里去的企圖。
〔美〕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對一個人來說,贊揚自己比責備自己來得容易,責備自己比認識自己來得容易。
〔美〕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當今,人們普遍認為,個人的特點,尤其是那些對事業有益的個人特點,必須受到重視和獎勵。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的工會哲學已經過時。
〔美〕奈斯比特、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個人作為構成社會的基礎和發生變革的基本單位而受到新的尊重,這是90年代的一大特征。所謂的“群眾”運動,婦女運動,反核運動,均發源于有覺悟的、確信可能出現一種新現實的個人。
〔美〕奈斯比特、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從創造一件藝術品,到接受一種政治信仰; 從為開創一項新的事業而傾畢生之積蓄,到給予同事或家人以獲得成功的激勵; 從移居于一個新的國度,到體驗一種超越萬物的精神感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個人所為。個人在試圖改變社會之前,首先要改變自己。
〔美〕奈斯比特、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新紀元”運動所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個人負責的原則。這一原則是西方化了的古代東方因果報應信條: 行為者必須對自己所采取的每一行動所造成的后果負責。正如《圣經》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然而,個人負責要求重視現實,即每個人必須對他的現實行為負責。當然,這并非“人人為己”式的個人主義,即為滿足個人的私欲,去損害別人的利益; 它是一種使個人利益升華到全球利益的倫理哲學。保護環境、防止核戰爭和消除貧困,匹夫有責。但是,個人主義的確承認個人的力量舉足輕重。個人在藝術、實業、科學等方面的真正的成功需求得到滿足之日,就是社會受惠之時。
〔美〕奈斯比特、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個人力量的這種新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只能逐漸地得到承認。
〔美〕奈斯比特、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每個人都在極力擴展——排斥,排斥——擴展,直至宇宙的極限,并把他存在的法則強加到其他所有人身上。
〔美〕 愛默生 《代表人物》
一個人如果沒有根基,沒有在神圣的生命里生了正當的根,他就憑借著一些感情的葛藤,依附著社會——也許依附著社會中最好最偉大的一部分,而在平靜的時代也并看不出他是隨波逐流,沒有下錨;但是只要社會中發生任何震動,有任何習俗上法律上意見上的革命,他那種永久性就立刻動搖了。
〔美〕愛默生《愛默生文選》
只有個人才賦有靈魂。個人的崇高的天命是服務,而不是統治,也不是以別的任何方式把自己強加于別人。
〔美〕 愛因斯坦《晚年集》
地獄就是你自己,當你完全無視其他人時,那就是地獄。
〔美〕田·威廉斯 引自《時代周刊》
什么是人的首要責任?答案是簡單的: 保持自我。
〔挪威〕易卜生《培爾·金特》
正如樹枝和樹干連結在一起那樣,脫離樹干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
〔瑞士〕奧涅格《音樂欣賞手冊》
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即使是小小的光亮,也該用來為促進人類的進步盡一點力。為此,我們要腳踏實地地工作、學習,把昨天的自己變成今天的自己,再把今天的自己變成明天的自己,不斷地進步。
〔日本〕 武者小路實篤《人生論》
個人是宇宙的頂端。
〔西班牙〕米·烏納穆諾《對生活的悲戚感情》
無論怎樣破壞,個人的人格是專制的。
〔西班牙〕格拉西安《處世術神記提要》
一個人如若看見別人需要,還等著別人的請求,顯而易見不是誠心的援助了。
〔意〕但丁 引自《人生格言》
不愛護別人,就是在毀滅自己。
《羅馬尼亞諺語》
心為一切人而跳動的人,才是真正的偉人。
《法國諺語》
戰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無不和可歌可泣之部分相關聯,這才是實際上的戰士。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附集·“這也是生活”》
一個人像一塊磚,砌在大禮堂的墻里,是誰也動不得的。但是,丟在馬路上,擋人去路是要被人一腳踢開的。
艾思奇《待人接物》
做事不依眾,累死也無功。
《中國諺語》
一人沒有計,三人肚里唱本戲。
《中國諺語》
一人一條心,窮斷骨頭筋。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于《奮斗名言大全·膽識是奮斗的雙翅》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品德·自信》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