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
本引文之下文是:“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兩句連在一起,前句寫“見其人,聞其語”。后句寫“聞其語,未見其人”。對比之下,做到前者較易,做到后者很難。現(xiàn)在引用,多引本條兩句。如不及:指向他學(xué)習(xí),盡心學(xué)還怕趕不上。如探湯:好像用手探摸熱湯,立刻抽回。大意是:見到善就快學(xué),唯恐趕不上。見到不善,如同摸熱湯,趕快把手縮回。
同義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又:前一句同義語:從善如流。后一句同義語:嫉惡如仇。
上一篇:《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