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人沒有禮就不能生存,事情沒有禮就不會成功,國家沒有禮就不會安寧。《荀子·修身》:“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例】中華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孔子也說:“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中國最早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其后各個朝代都制定有禮儀典章。這些禮儀規范,除去那些將人分為尊卑貴賤的等級制度外,其中許多文明因子對于維系社會的和諧,陶冶中華民族的氣質情操,樹立國人端莊高雅的精神風范,都是產生過積極影響的。(陶世安《重建禮儀文明》)
上一篇:《人無常俗,政有治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無賢愚,非學曷成;理無精粗,惟學乃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