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常俗,政有治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人沒有不變的習慣,而不同的政治措施,則可導致安定與混亂的不同結果。唐·吳兢《貞觀政要·仁義》:“人無常俗,但政有治亂耳。是以為國之道,必須撫之以仁義,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異端,自然安靜。”
【例】“恩威并施,胡蘿卜加大棒”,已不是什么秘籍中言。然而總是未見到清明政治常存的實例,這是知易行難嗎?或者是管理者忘記了修身齊家乃治國之本嗎?“人無常俗,政有治亂”,“人心正,而風俗美”。管理者須知,“以身作則”乃樹立風尚、規范人心的正途。(袁闖《中國管理通鑒·名言卷》)
上一篇:《人無奮志,治功不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