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人的壽命長短,在于元氣是否充沛;國家的命運興衰,在于風俗是否淳正。宋·蘇軾《上皇帝書》:“夫國之長短,如人之壽夭。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
【例】比如乘地鐵時不要為爭搶座位一擁而上,手中的廢棄物應扔到該扔的地方,等待辦事時講個先來后到,夜深了別把電視機的音量開得很響等等。這些行為看起來并不崇高偉大,但卻是一個人良好素養的具體體現,是文明社會的良好行為。我們應該明白雷鋒精神付諸的是行動,產生的源頭卻是人的良好素質。正如古人所言“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徐維星《有感于“3·5”的五次洗澡》)
上一篇:《人之養身,飲食為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