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出處】宋·王安石《讀史》
【譯注】史籍記載和流傳下來的是糟粕而不是精華,正如畫畫一樣,最難描摹的是人的精神實質。粹(cuì)美:精純美好的東西。丹青:繪畫的兩種顏色,即紅色和青色,借指繪畫。
【用法例釋】一、用以說明前人記載的史實、所作的論斷往往有錯誤,要認識、揭示人或事物的真相或內在本質很難。[例1]“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而近期因日本申請入常,國民對日情緒反常已突激化,鄙人無所作為,唯有多方查閱搜索材料,追溯歷史真相,加之簡要概括,以時間推移為線,以史書之形式,重現當年我民族之抗戰壯舉,以使諸位中華志士能更全面深刻了解當年的這場反侵略斗爭。(張瀟瀾《中國抗日戰爭史》)[例2]十七世紀以前,醫學界流行著一種錯誤的見解,認為人的血液產生于肝臟,存在于靜脈中,進入右心室后滲過室壁流入左心室,經過動脈,遍布全身后就在體內完全消耗干盡。這是二世紀羅馬醫學家格林等人的說法,保持了千多年的權威,“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直到英國哈維對它進行批判,并發現血液循環為止。(王梓坤《科學發現縱橫談》)二、用以說明在繪畫或其他文藝創作上,要表現出人的精神、氣質或事物的特性、氣韻是最難的。[例]每次看畫,總會想起王安石的兩句詩:一句是他在《詠史》中的“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另一句是《明妃曲》中的“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王安石這人是否是一個丹青能手,我還不知道,但他對繪畫的評斷,倒是入木三分的。無論人物、山水、花鳥、蟲魚,把它們的輪廓面貌平直地描繪出來,不見得怎么特別,可是要把它們的“意態”和“精神”都能表現出來,卻是談何容易! (尚吟《“意態”和“精神”》)
上一篇:《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紅顏未老恩先斷.》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