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
【譯注】長長地嘆息,不住地擦淚,哀嘆人生道路有太多的艱難。太息:嘆息。掩涕:擦淚。涕,眼淚。兮:啊。民生:人生。一釋為“生民”,即人民。
【用法例釋】一、用以慨嘆人生道路的艱難曲折。[例]還以為四九年以后再沒有這樣的事了呢。四九年以后也還請不走屈原、李商隱、蘇東坡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王蒙《狂歡的季節》)二、用以形容為人民生活的艱辛困苦而哀傷。[例]據統計,1987年巴林右旗556個獨貴龍(獨貴龍:蒙語,漢譯為村民小組)中,貧困線以下的223個,貧困面積高達4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當一代人肩起重任,僅用四年時間,就使這些貧困獨貴龍絕大多數解決溫飽,其中有一半以上已經脫貧。(尚文達等《天邊的綠飄帶》)
上一篇:《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