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出處】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第二十二回
【譯注】爆竹一聲震天響,人們還在驚恐之中,回頭一看,它已化成了紙灰。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爆竹爆破后便化為紙灰的特性。常用以比喻事物或人雖威赫一時,但很快就土崩瓦解,銷聲匿跡。[例1]可時下某些史學作品,或淺嘗輒止,或自吹自擂,或粗制濫造,或鼠竊狗偷,有的還公然大張旗鼓地宣稱某著作如何橫空出世,驚濤拍岸,但奈何“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有的雖未成灰,但化為紙漿,也是不爭的事實。(王春瑜《評泡沫史學》)[例2]一切霸道者只能霸道一時,他們終究要被革命人民堅強的鐵拳打倒!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紅樓夢》中的這兩句關于爆竹的謎語,拿來形容橫暴的“蛀蟲”從橫暴走向滅亡的過程,倒是非常恰當的。(劍湖《學習魯迅,清除“蛀蟲”》)
上一篇:《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