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會歷史·歷史的名人名言大全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宋]曾鞏《南齊書序》
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象,以垂示將來者也。吾人讀歷史而得古人之知識,據以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類知識之所以進步也。
——蔡元培《華工學校講義》
吾人讀歷史而知古人之行為,辨其是非,研其成敗,法是與成者,而戒其非與敗者,此人類道德與事業之所以進步也;是歷史之益也。
——蔡元培《華工學校講義》
以過去和現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來測將來,洞若觀火。
——魯迅《<守常全集>題記》
人類的歷史是和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奮斗的歷史。
——謝覺哉《人和環境》
歷史所告訴我們的在表面的確只是過去,但現在與將來也就在這里面了。
——周作人《閉戶讀書論》
史也者,國民之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
——柳亞子《中國滅亡小史》
歷史這樣的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連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
——李大釗《史學要論》
歷史的演進,常是一盛一衰,一治一亂,一起一落。
——李大釗《今與古》
人類的歷史,是共同心理表現的記錄。一個人心的變動,是全世界人心變動的征兆。一個事件的發生,是世界風云發生的先兆。
——李大釗《庶民的勝利》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李大釗《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沒有那無數的個人,便沒有歷史;但是沒有歷史,那無數的個人也決不是那個樣子的個人??偠灾瑐€人造成歷史,歷史造成個人。
——胡適《不朽》
凡對于每一種事物制度,總想尋出他的前因與后果,不把他當作一種來無蹤去無影的孤立東西,這種態度就是歷史的態度。
——胡適《問題與主義》
治史者可以作大膽的假設,然而決不可作無證據的概論也。
——胡適《致羅爾綱的信》
以歷史的進展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是人生中最初要的事。
——郭沫若《新俄詩選》
歷史多么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
——范文瀾《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讀史有時就教人心慌,因古今雷同之處委實可怕。
——林語堂《啼笑皆非》
去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遺產的聲音是一種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渴求。
——林語堂《從異教徒到基督教徒》
歷史的大勢所趨不是人力所能終究遏止或轉移的,但是人力可以加快或延緩這種趨勢。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
在歷史的演進中,我們不能恢復過去,也不能取消過去。我們只能繼續過去。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
歷史如一條大河一樣,他流的方向,是他源頭的形勢所決定的。人力所能作的,就是疏通它以加快它的流,或防范它以延緩它的流。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
我們不能離開歷史上的一件事情或制度的環境,而去抽象地批評某事情或制度的好壞。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
歷史是在前進呵! 而且因為時代的輪子不是在空虛中進展,所以障礙的增多就證明了進展的勇猛劇烈呵!
——茅盾《現代青年的迷惘》
凡是熱愛今天和創造明天的人,也熱愛歷史的文化遺產。
——方令孺《經過東德》
史料只可視為尋找歷史之指路碑,只可視為歷史之代表或片斷的痕跡,卻并不是歷史之自身。
——周谷城《歷史完形論》
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 與君子小人, 必須死! 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生出來!
——老舍《四世同堂》
舊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來,一個跟一個,不慌不忙,哪天歷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軌,就不再需要變態的革命了。
——聞一多《五四斷想》
在歷史面前,誰能夠不感惆悵?
——沈從文《湘行散記》
歷史如果沒有英雄的點綴,那么歷史將枯燥、沉悶、停滯得怎么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了。
——馮定《英雄和英雄主義》
歷史就是人類的記憶。
——楊鴻烈《史學通論》
歷史上一事的成因,往往潛伏在數千百年以前,復雜奧妙。
——楊鴻烈《史地新論》
殘殺者將以自己的血來報償他所犯的罪惡,留一個污穢的名字在歷史上,而讓位給為創造新時代而努力的人民。
——巴金《給一個敬愛的友人》
歷史是進化的,但有時總使人感覺它是在重復過去。
——廖沫沙《歷史重復》
天上沒有救星,人間沒有神話,一切按規律燃燒,按規律熄滅,天助自助、生生不息,這就是歷史。
——柯靈《永恒的活火》
世界不斷制造新聞,新聞不斷轉化為歷史。
——柯靈《新聞與歷史》
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
——吳晗《學習集·論歷史知識的普及》
歷史常常是這樣,一旦陷入了荒謬的極端,必然要出現急劇的轉折。
——張守仁《離別的時刻》
歷史的進程里,過去支配了現在,而歷史的寫作里,現在支配著過去;史書和回憶錄等隨時應變而改頭換面。
——錢鐘書《模糊的銅鏡》
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的經驗教訓卻永遠值得記取。
——石西民《<白色恐怖下的新華日報>序》
歷史學之所以是一門有益的科學,就因為他能使人聰明,增強預見明天的能力。
——黎澍《<沈鈞儒文集>序》
從歷史上能領悟到許多東西幫助我們打通走向明天的道路。
——黎澍《<沈鈞儒文集>序》
史就是宇宙進程, 人在其內, 復雜多變, 虛實皆備, 神人不分, 不可確定, 喜活忌死。
——金克木《文化卮言》
歷史經驗,歷史教訓,即使是前人真正用血寫下的,也并不是一定就能接受下來。歷史情況,名義和手法在不斷變化。
——孫犁《文字生涯》
人類重史書,實際是重現實。是想從歷史上的經驗教訓,解釋或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孫犁《我的史部書》
歷史的長河是連綿不斷的,任何現象都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都有它的來龍去脈、繼往開來的歷史延續性。
——王瑤《研究問題要有歷史感》
歷史的發展并不總是朝向人類的理性和良知,它不僅有曲折,而且有逆流。
——王西彥《北美之旅》
任何民族的今天都是由過去發展來的?,F實中有歷史的影子,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
——吳祖光《<《錄鬼簿》中歷史劇探源>序》
觀今鑒古,可以使我們在艱苦的歲月中,增加堅毅的信心。
——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敘言》
現實總有歷史的影響,誰要割斷歷史,就會受到現實的懲罰。
——陳旭麓《浮想錄》
歷史是個無私的淵博的顧問,怎樣對待它,它都會作出答案。
——陳旭麓《天上人間——訪問洪秀全故居想起的》
歷史的無情淘汰、鞭撻、頌揚,永遠是人間是非、善惡、美丑、人心向背的借鑒。
——吳冠中《說常玉》
歷史似長河奔流,或許有洄流漩渦,回頭路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的。
——何滿子《回頭不是岸》
歷史前進的每一步,都經歷著對歷史因襲的桎梏的掙扎和突破。
——耿庸《寫在<第一擊>后面》
歷史可以是一個嚴厲的審判者,也可以是一個公正善良的長者。
——曾卓《往事與未來》
歷史老人的進程常會出現驚人相似的腳印,但又終究不會全部重演。
——袁鷹《柏林煙塵錄》
每個時代都不斷地寫歷史,都是根據自己此時此刻存在的要求來回顧歷史,使歷史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背景和動力。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雜談》
歷史的偶然一瞬間可以是一代人的幾十年。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后記》
歷史畢竟不是任人隨意搓捏的泥巴,要怎么捏,就怎么捏。
——江曾培《<舊址>三題》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記憶了明天則意味著毀滅。
——江曾培《<父老兄弟>的震撼力》
具有深沉歷史感的人,才能認真面對未來。
——江曾培《文明離不了“文”》
歷史是最好的過濾器,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精華。
——李敖《我為什么不看電視》
歷史是一種不斷拋棄糟粕、不斷發展精華的延續。
——張潔《我的船》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視現實,也照亮未來。
——趙鑫珊《哲學與當代世界》
歷史無疑是深奧的,但它顯示真正生命力、真正價值卻必須在它變成人們的常識之后。
——毛志成《“創造歷史”多義解》
人類歷史已進入了這樣的階段: 正積累和負積累都十分可觀,人類一方面享受著歷史建筑的最高層宮殿,一方面面臨著這宮殿的最后倒塌。
——毛志成《“中庸”縱橫談》
現實可以不斷創新,歷史卻無法重復。
——馮驥才《美酒·女人和歌》
凡是具有歷史價值的事物,都更具有未來價值。
——馮驥才《手下留情》
時間逝去了,就是歷史。歷史在書本中可以理智而深刻地結痂,歷史在活生生的時間里,卻經常顯得錯綜復雜而讓人莫衷一是。
——肖復興《回扎魯特旗》
歷史終會把最有分量的東西保留下來。
——林賢治《人間魯迅》
偶然性確乎在歷史發展中有重要的意義,歷史人物是影響歷史進程的一項不容忽視的偶然因素。但是無論是偶然的歷史事件還是歷史人物的資質才干,都要受客觀環境的制約,都不能完全背離隱蔽的必然性。
——高瑞泉《天命的沒落》
透視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的精神發展過程,常??梢钥吹秸淮枷氚l展史的縮影。
——何新《青年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及人道主義思想》
要深入地了解現在,先得了解過去。
——曹錦清《平等論》
歷史每走過一段時間,都會回頭看看身后的影子。歷史每翻過一頁,都會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不斷地重新理解和解釋,是知識和思想更新的過程,過程就構成了歷史。
——葛兆光《連續性:思路、章節及其他》
歷史是一處可資借鑒的東西,而且是一種完美的正確的象征,歷史的借鑒常??梢约m正當下的謬誤,而古代的完美常常是當代不完美的一面鏡子。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歷史,要用許多不幸和錯誤去鋪路,人類才能變得比那些螞蟻更聰明。
——史鐵生《奶奶的星星》
歷史不重過程,而重結果。
——史鐵生《務虛筆記》
輕率否定歷史的后果,就會毀壞現實的支柱。
——司馬心《歷史不能戲弄》
歷史首先是一個時間過程,正是每時每刻都在飛逝的時間構成了歷史的維度,也帶來了深沉的歷史感。
——李公明《歷史是什么》
人類的歷史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財富。
——李公明《歷史是什么》
一個充滿悲劇的時代過去之后,下一個時代的人看著卻充滿喜劇色彩。
——原野《脫口而出》
歷史不僅經常弄假成真,也偶爾弄拙成巧,某些戲劇性的變化卻是在無知的情形下悄然發生。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后現代性》
歷史確實是歲月和真理之光的見證。
——[古羅馬]西塞羅《論演說術》
通過史學,可以與最輝煌時代的偉大心靈晤談。
——[法國]蒙田《我知道什么呢·論兒童教育》
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把遺聞舊事保藏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鑒戒,后世的教訓。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歷史只是一連串罪惡與災難的圖畫。安分守己與清白無辜的人,在廣大的舞臺上一向就沒有立足之地。
——[法國]伏爾泰《天真漢》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并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
——[英國]休謨《論歷史研究》
歷史是精神的形態,它采取故事的形式,即自然的直接現實性的形式。因此,它的發展階段是作為直接的自然原則而存在的。
——[德國]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歷史是什么? 歷史是把古人的事情告訴現在的人。
——[法國]雨果《笑面人》
無論什么人,如果他認為遠古馳名的人物所做的事比他今天所做的事有更深的意義,我不相信他能正確地了解歷史。
——[美國]愛默生《歷史》
歷史——一半是傳說,一半是事實。
——[英國]艾爾弗雷德·丁尼生《<公主>開場白》
文藝復興于發現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認識和揭示了豐滿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項尤為偉大的成就。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我們只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歷史學。
——[德國]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德國]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經濟條件歸根到底制約著歷史的發展。
——[德國]恩格斯《致符·博爾吉烏斯》
人們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期望的目的而創造自己的歷史,卻不管這種歷史的結局如何,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愿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影響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歷史。
——[德國]恩格斯《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只有已經懂得生活,并為自己的行動做好充分準備的人,才需要歷史,才能利用歷史。
——[丹麥]喬治·勃蘭兌斯《關于貴族激進主義的一篇論文》
自由的歷史就是反抗的歷史,是限制政府權力而不是加強它的歷史。
——[美國]威爾遜《在紐約新聞俱樂部的演講》
人類歷史是在層層廢墟上成長的;它不是像生命一樣連續不斷地生長?,F代戰爭即是這一點的一個圖解。
——[印度]泰戈爾《一個藝術家的宗教觀》
人類的歷史在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死亡的歷史會復活,過去的歷史會變成現在,這都是由于生命的發展要求它們的緣故。
——[意大利]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比起大自然來,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殘酷,更殘暴。大自然要求人們僅僅滿足于天賦的本能,而歷史卻要強制人的理智。
——[蘇聯]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歷史的空間和歷史的時間二者都被包含在一個更大的整體中。歷史的時間只不過是普遍的宇宙時間的一個渺小片斷而已。
——[德國]恩斯特·卡西爾《人論》
在歷史中,人不斷地返回他自身;他力圖追憶并實現他過去的全部經驗。
——[德國]恩斯特·卡西爾《人與文化》
歷史就是要確定世世代代關于死亡之謎的解釋以及如何戰勝它的探索。
——[蘇聯]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人類的歷史是所有人或多或少地進行自我創造的歷史。
——[美國]莫里斯《開放的自我》
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法國]雷蒙·阿隆《歷史哲學》
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難的歷史。
——[英國]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上一篇:關于情感性格·勇敢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公關社交·友誼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