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出處】晉·左思《詠史八首》
【譯注】在千仞高岡上抖衣,在萬里江流中洗腳。仞(rèn):古時七尺或八尺叫做一仞。岡:山岡。濯(zhuó):洗。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登高下水,心情舒暢,氣概豪邁。亦形容遁世隱居或回歸自然。[例1]登塔頂,俯瞰波濤洶涌的錢塘江,真有杜甫“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壯闊氣概。(琦君《十三》)[例2]“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臨流濯足從來是高士的豪興。(施康強《投水與濯足》)二、用以形容超凡脫俗,氣質清高。[例]“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如此悄行獨步,方為真正的處世高潔。魏晉名士在心靈超越及對鄉愿社會深惡痛絕的方面,都是后人所遠遠不及的。(王開林《在透明的孤獨之上》)三、用以形容胸懷壯闊,志向遠大。[例]那時,我和他的媽媽一起一腔熱血自愿驅車北上到了北大荒。我們曾在一個生產隊里,一個文藝演出隊里,自以為是“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干一番事業。(肖復興《遙寄北大荒》)
上一篇:《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